看开

作者: 淇水河畔的拉拉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18:20 被阅读3次
    看开

    活了三十几岁,终于明白,一个人能否看得开,放得下,想得通透,活得漂亮,实在是一种本事,一种莫大的智慧。

    民间流传最广的一个关于看得开放得下的故事当属清代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这种谦和礼让的根源就在于张英的看得开,放得下。也许你会说,张英贵为当朝宰辅,显贵一时,眼光和地位决定了他不会闭塞地将家门前的一条巷子放在心上。但是须知,一个人的胸怀气度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正是那些些小日常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部,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是否广阔。凭张英的地位,让吴家人修不了屋、建不了房应该轻而易举,张家的利益也不会受损,但张英不执着于自己家的利益是否被侵害,不计较于吴家人的无礼相欺,眼光越过门前小巷,看到的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睿智与豁达,因此主动退避相让,感动了吴家人,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走进福州南后街与杨桥巷的交叉路口,一座白墙灰瓦朱门的宅院赫然在目。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故居。一封名传天下、缠绵悱恻的《与妻书》使这位年仅24岁的英雄侠士平添了一份绕指柔情。在民族大义、家国情怀面前,他看开儿女私情,放弃个人生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每读及此文,我都不禁悲从中来,泪下沾襟。林觉民不是不爱,而是深爱至爱,但是想到当时昏庸黑暗、满目疮痍的中国,他选择了割舍下夫妻难舍之情、父母舐犊之恩,兄弟袍泽之义,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做出这种艰难抉择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一个年仅24岁、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这世间还有无数的美好等着他去经历,妻子肚中还有一个8个月的孩子等着出生,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他本来也可以过上车马衣轻裘的富贵安乐生活,携子之手与子偕老,怎么就能够做到放下所有一切,舍生取义,慷慨赴死呢?是爱,对国家、对人民的爱,是更深更大的一种爱促使他在民族大义、国家危亡面前看开个人得失,甚至甘愿舍弃个人最宝贵的生命啊!

    能够做出这种艰难抉择的必不是凡人,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代表着我们国家的脊梁、民族的气节。

    当然,我们说的看开、放下并不是无底线的忽略自己的正当利益和漠视自己的感受。鲁迅笔下的阿Q不是最能够看得开、放得下,甚而至自轻自贱自比为虫豸的吗?赵老太爷,打他,他不吭气,心里边暗自笑自己,“儿子打老子,这是什么世道”,街上的闲人取笑他,他瞪着眼,“我的祖上可比你阔得多啦。”面对强者,他唯唯诺诺,“精神胜利法”让他飘乎乎,忘个所以然,可是一转身就把“强人”加之于自己的屈辱不甘发泄到了比他更弱小的小尼姑身上。直到要被杀头游街了,还昏昏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真正的看得开、放得下吗?这简直就是一个荒谬至极、毫无人格尊严的糊涂虫、可怜蛋!

    真正的看开、放下应该与选择、崇高联系在一起。我的看开放下不是被迫的,我有选择的余地、遵从的自由。我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看开一时的得失进退,放下一时的荣辱恩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我有我更远大的目标和抱负,我愿意因此放弃我所有一切,不舍昼夜,风雨兼程。

    惟其如此,方才难得,方是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nb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