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环球时报》胡总编说《江湖儿女》不是好电影

《环球时报》胡总编说《江湖儿女》不是好电影

作者: 苏州顾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19:02 被阅读10次

《环球时报》胡总编说《江湖儿女》不是好电影。那就拿它做今天的题目。

他的负面观感,正好给电影做了正面的宣传。要谢谢他。

《江湖儿女》是贾樟柯作品中,故事好看完成度又高最得俗世三味的三部之一。另外两部是《世界》和《任逍遥》。

我从来不觉得贾樟柯的剧情片适合很多人在一起观看。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大约源于他总是在电影里表达个体的感受,而那些感受的底色,是私密是无奈是无助是悲伤。我不喜欢在大庭广众流露这些感受,哪怕无人看见。

所以,胡锡进看不懂,正常。他的文化教养不仅单一,而且粗糙。

因此,也不用和他辩论。常人所能做的,是漠视和直接忽视他的观点。

《江湖儿女》确实是一代人的梦,我们这一代。我在影评里写了,三四线以下小城市、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人的情结。几乎无人能置身事外,要么做过当事人,更多的是旁观者。

人,能拒绝很多东西,但时间和时代,谁也无法抗拒和抵御。贾樟柯快速记录了一代人的成长,所以他不得不在部分时间里让影片符号化,运用历史便签也是他喜欢做的事。比如流行过的歌曲、画报、雕塑、标语、服饰。等等。

我全盘接受。换了我导演,我也这样。这是省事的做法。

在《江湖儿女》里,贾樟柯其实解构乃至嘲笑了江湖,比如他把市井江湖的实质一眼看穿,并让它在剧情中一触即溃。

贾樟柯的江湖,既没有吴宇森江湖的诗意,也没有杜琪峰江湖的冷峻。他的江湖,带着一点点古惑仔江湖的色彩,但拒绝夸张。他的江湖,充斥着烟雾、粗鄙、底层、出乎意料的暴力,以及更多的无能为力与虚荣。

这让他的江湖有烟火气,可亲。

他说的其实不是江湖,是社会。没错,社会就是结社聚会。我说所有人都身在其中,就是这个意思。

贾樟柯的意识里,也不那么承认所谓的江湖,起码这不是一个褒义词,但也不是绝对的贬义,无奈的感觉大约更多。一个特定阶层的生活,其实被社会固化了,就像斌哥不可能安分守己地去做小买卖过日子一样。巧巧也曾嘲笑过斌哥这种心理,最后她自己最终同样走上了这条路。

这是生活。

我看完的当时,表示了两个遗憾,一是电影里“江湖”场面太少了,吉光片羽,似乎需要更多一点,刀和刀撞出火花(这是一个典故,侯孝贤的少年生活)才好;再就是最后的巧巧可以更霸气,在江湖上更上层楼。

现在想想,贾樟柯的处理更好,比我需要的好得多。他的方式,更坚实,也更踏实。

电影里最难的一场戏,就是斌哥和巧巧在宾馆里说分手。台词密集,表情和状态难演。贾科长说当时拍了两条,第一条,男女主角入戏太深,演得热泪盈眶。好则好矣,就是过了。所以弃用。

这也是值得琢磨的事。

是的,不能热泪盈眶。眼泪,得让观众自发地流,才是本事。

《江湖儿女》在我看来,贾科长很聪明地讲了一个社会故事,圆了自己的少年梦。这个聪明劲体现于他把故事框定得小小的,没有传奇,也不夸张,更靠近你我。

所以呢,说故事性弱的观众,没有懂贾科长的意图。

中国观众已经被好莱坞的肥猪粉和瘦肉精饲养得虚胖无比。已经没有耐心脚踏实地了。已经到不夸张就难受的地步。

所以,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最多的就是戏精,还有人跑到瑞典去表演,结果演砸了。

《江湖儿女》是一部大女主电影,虽然廖凡更有演技。这个电影,看到了赵涛的进步。有几个桥段,她演得狠,用力,有力,叫人动容。

我很喜欢张译的客串。

喜欢电影中的劲歌热舞,喜欢巧巧在做大哥女人时的英姿飒爽。

如果她在广场开枪时,更霸道一点,那简直了。

我觉得廖凡留了胡子更有男人味。

我没有听到谭维维唱的主题歌。

我很喜欢它,包括最后的那个视频监控里的定格。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我认为这个电影的颜色是无奈、忧伤、无法阻挡的人生变化。

所以呢,胡锡进不喜欢,太对了。那么多的智慧与美好与电影美学,他怎么可能有福消受。

他喜欢,就不对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环球时报》胡总编说《江湖儿女》不是好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ol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