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9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下午,接受了一次关于脑科学知识的洗礼。讲授者为陈素梅副院长。于我,我很喜欢接受这样的学习,可以触动你的心灵,然后,引发你的思考力。
我在前几个月,就想写写类似的文章,但因阅历太少,理解只是浮于表面。所以,每次,只写写景的文章来练笔。
心理学与脑科学,绝对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有机会,我就想多去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知识欠缺,只能记录一点点的感受。
社会的日新月异,不仅在冲击着其他的行业,也将会冲击着我们的行业。
任何的教学改革,最难的,其实还是内心理念的落实与实践。不可否认,海南的教育,相比内地江苏、上海,还是理念上有跟不上的地方,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有时候更是深有感受,这种把知识捧在手心,唯知识论的教育,也让我们深受挣扎,所以,也想今年能安排去教四五年级,可以对学生尝试作文实践。
阅读的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死记硬背,死读书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能否用超前20年、30年的观念来培养孩子,有可能决定了这个孩子的心智成长。今天,接受了这个新知识:我们培养孩子,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压力情绪管理、时间的管理、自我效能的管理。我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其实还很模糊,就是因为,没读过这类的书。我大概做了这样的笔记:从脑科学的角度,孩子需要的是关注自我,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内心的充实感、幸福感、关注自己的评价。
孩子在幼小的时候,老师会特别喜欢,以奖励的方式来表扬,孩子的某种行为,有些孩子,是因为想要表扬,才会去实施的某种行为,而不是,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自己觉得感觉好,我觉得高兴。我是去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的。所以,这类型的人关注的是别人的评价。我们其实,都是在这种传统的教育下长大的,所以,或多或少的,心态也会有这方面的影响,原来,自己的思想误区,有时候就是先去关注了别人的评价,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为别人活,自己总会有受挫的那天,为自己活,会更接近你喜欢的那个自己的状态。
反过来理解,就好像,你被批评了,很少人,会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好,人家的批评是正确的吗?大部分的人,可能会选择抱怨,甚至是沮丧。
联想起,教育生活,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情,我们出于反馈的责任,会和家长进行联系,但也发现,大多数的家长是不愿意去多谈孩子的问题的,如果,你要讲孩子的其他方面,跟你讲一个小时他都愿意。想想,生活中很多人,不也是这样的吗?遇到问题,不是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发生的心理,而是会产生负面的情绪,避开这些问题。这就是,是否有关注到自我效能的管理的问题。
而在日本,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日本的教室里是不会贴文化墙的,日本对孩子细致的管理,是会让孩子不受到任何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只需要更多的关注自己。有个友人,从日本游学回来,朋友圈说了这么一句,日本女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值得中国的女人学习的。现在想来,我觉得跟日本的一些教育也是相关联的。
人最痛苦的就大概是,你自以为的对的想法,突然,有一天,需要去颠覆你这种固化的认知,按照你的大脑神经思维,能不能快速地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是最能体现你的学习力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7563/f698c5ce9b19f93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