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韩雪在TED上的演讲,她提到了自己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演讲的开始,台上放出一段录音,是韩雪用钢琴弹的《天空之城》,中间有几处卡顿,显然她的钢琴弹得不是那样熟练,谱子也还记不熟。我想着,那确实不是一段悠扬动听的琴声。
韩雪儿时的画她又展示了自己儿时画的画,颇有齐白石画虾的风范,不乏中国画的灵气。又展示了自己前段时间画的画。
韩雪后来的画这幅画就像是孩童的胡乱涂鸦,和那幅中国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确实是她不久前画出来的。对此韩雪的演讲提到了,是年龄的关系,小时候不担心犯错,长大以后非常担心犯错。使得人们的想象力开始收到束缚和限制,不能随心所欲放开自己,画出像小时候那样好看的画。
大家想一想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一个是不担心出错误,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心,一个是拘谨又担心出错,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都扼杀了。不过这没办法,毕竟年龄是会增长的,我们不可能永远都是小时候。
因为谨慎,害怕出错,人们做不好很多事情,但是演讲中韩雪提到了,做好得到最差结果的准备,并且积极努力。这样就能缓解自己的胆怯。
做到悲观且积极,到底什么是积极,积极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做好事情。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带着良好的心理状态,相信自己一定成功吗?那是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吧。相当一部分人做事情不会带着满心的期待,而是带着自己所能想到的最不理想的结果,准备好毅力,征服它。第二种方式有些时候被称为不自信,但这种方式往往也能导致成功。
就像外向型人格容易成功,内向型人格也能依靠自己的方式达到成功。
经常看到一些人带着满心期待,自信洋溢地开始做事情,但他们不一定像想象的那样获得成功,反而我认为保持一个“找最差结果”的心态做事情更能激发我的意志,这不是不相信自己,这也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
当为什么事情感到紧张焦虑时,需要告诉自己,最差的结果是什么,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如果觉得可以,那就带着全身的毅力去做吧,反正最差的结果于你而言都没有什么,做成怎样都无所谓,那就尽力吧。
在这里要提一下“达克效应”
每次考试结束,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会觉得自己没有考好,他们能够想到自己做错了很多题目,而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同学会觉得自己做对了很多,不会失分,自信地走出考场。然而每次成绩发下来,都是那些哟喝着“完了”的同学考得比自信的同学高。
这是达克效应,简单来说就是知识多的人觉得自己无知,知识少的人觉得自己很是渊博。
那么悲观主义者每次都往最差的方面考虑也不乏自知之明,他们的努力大概也有收获,毕竟这样的人往往比较努力。
所以,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也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