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空空,心里却装着别的事,任凭再怎样拍打自己的大脑,还是想不出合适的词句来组建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至少印证了一件事:不读书,灵感就会枯竭。
而更近一步的讲,如果无法做到精读一本书,只是泛泛的去读,固然会有物可谈,但却会陷入人云亦云,缺乏新意的尴尬境地。
对很多人而言,读书似乎是件很简单的事,只要买来,拿到手上就可以阅读,但读后所获得的收获却可以天壤之别。
原先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内容事无巨细的罗列出各种题材的书籍应该如何去阅读,一度不十分理解,看书这样的事似乎要变成一件成为匠人的事,未眠太苦行僧了吧。
但真当你希望从读书中攫取价值,想要通过读书来输出价值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读书这件事会有这么多的门道。
以至于,我重新审视过往念书时代的读书习惯都是错的,认为只要我把这一本书读完,知识都可以向吃豆子一样,一股脑的倒进脑袋里,正因为年少时,凭借着良好的记忆力,可以很快速的记住书本上的知识,以为都学到了脑子里,但不曾想,这些知识能不能长久的停留在大脑里,成为自己用之不竭的宝库。
事实证明,那些不曾被使用的知识不是被尘封在某个角落,而是彻底的从记忆中消失了,根本想要提取都无从获得,还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
这太讽刺了,过往我们用了十几年学习的知识,却有一大半未经使用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是对时间的极大浪费,也在证明这我们对于读书这件事的一无所知。
而现在,似乎还要继续这样的错误习惯,拿来一本书,泛泛的读,然后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遗忘”上。
这样真的太可惜了,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利用其有限的读书时间(尽管我们都已步入社会,有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去完成,读书的时间被挤压了不少),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始,拯救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重新梳理它们,让我们能够掌握到的知识可以最大化的发挥效力,才是我们通过读书应该获得的真正技能。
这要比某些借着教你写作的培训班有用的多,学会学习,从学会读书开始,具体的步骤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在书籍上做标记,读后画思维导图,记录笔记,用各种方式把你感兴趣的知识点二次,甚至多次的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目的就是要高效的记录下来。
有人说,这样低效,但从时间长度上看,向上面这样读书才是最高效的。
只有坚持这样,我们才可能从有限的时间里真正“赚到”一些知识,为我们所用!
你必须承认,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只有把一些模块化的知识熟练应用起来,才能融会贯通,放之四海皆可。
先不要说想通过写作获得什么,这对于现如今的我们来说,这就等同于没有学会走就想要跑一样,只有基本的根基打扎实了,自己的写作之路才会像树苗一样,顺利的破土而出,生长成参天大树。
你有多渴望,就有多真诚,让自己能始终抱有这份念力,专注于当下,踏实的把读书这件事精进到力所能及的极致,才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头等大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