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获
1、成长的四大要素:解释系统、决策系统、假设体系和反思过程;
二、问题
1、如何能跟假设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并达到预期?
答、臆断的方法:问问题--了解对方的思考方式(逻辑结构/假设)--就其假设进行提问做验证--明确需求--给予解答
2、卡尼曼推翻了传统经济学?还是让经济学研究向真理的方向更近了一步?
答、假设:如果人是进化而来,且在现阶段没有达到顶峰。那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为什么会有谁取代谁的关系呢?传统经济学是做了理性人的假设,之后把这个“人”放到经济环境中进行分析、研究。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行为经济学定义来源:http://wiki.mbalib.com/wiki/%E8%A1%8C%E4%B8%BA%E7%BB%8F%E6%B5%8E%E5%AD%A6)
如果理论学界对人的思维到底有没有缺陷的问题得不到统一的认识,那经济学或者设计到“人”为研究基础的学科,都是一种互为补充吧。
三、浮想联翩(今天是脑洞大开的一天)
1、拖延症怎么来的?
文中有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2、拖延的产生是人的本性还是一种习惯,如何用已知的方法进行修正?
看到文章中举例的事情有拖延症的表现,突然就想到了“懒惰”这个词,接着就联想到了之前看过《七宗罪(se7en)》,影片中介绍了在宗教中经常会提到的7中原罪,即傲慢、嫉妒、愤怒、怠惰、贪婪、暴食及色欲。(情节、评论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3%E5%AE%97%E7%BD%AA/9666463)而大卫芬奇的影片《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十二宫杀手(Zodiac)》一贯给我一种好像看明白了,但是细细品味又会有很多内容是在探讨“人”的本质,通过现场挖掘精神层面乃至三观的争论。这与永澄老师讲的从投影的世界反观投射的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归下今天的浮想联翩,如果懒惰是一种“人”本性,那拖延应该是一种在本性放大的趋势下的习惯积累,而要避免拖延症的一种臆断方法是理解并接受懒惰的现实,之后认识到纵容懒惰而体现的拖延会带来不可控损失,通过强化意识来知道行为最终减少不可控的损失。(先从自身做起,尝试下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