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易仁永澄系统哲学
永澄:解释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02

永澄:解释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02

作者: 易仁永澄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08:42 被阅读76次
    把盒子打开了两层

    本文接前文:

    上一篇我们谈了系统、系统过程、黑箱和白箱视角的定义,本文我们把“解释系统”这个黑箱子一层层打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由于本文偏原理分析,随着系统打开层次加深,理解难度就会增加,所以,请做好记录笔记和卡片的准备。

    1

    现在是起点,我们还是用黑箱视角来看一下解释系统:

    下面,我们开始逐层打开解释系统,为了聚焦,我就不再展示系统输入和输出的部分了。

    先打开第一层:

    和大家想的并不一样,解释系统打开之后,里面有两个新的黑盒子,它们的名字分别叫:解释框架和假设每个人的解释系统都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我们在解释任何对象的时候都会套用同样的解释框架和不同的假设。

    也就是说:

    • 解释框架:每个人的解释框架都是一样的(打开到第四层的时候会略有区别)。

    • 假设:每个人的假设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假设的不同,所以,不同人在看到同样的“对象A”时,才会形成不同的解释。

    由于假设各有不同,分析起来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解释系统”系列文章中,关于“假设”我就不展开说了,等到未来再用新的系列介绍。接下来,我们的主要精力就用在对解释框架进行展开。

    2

    打开“解释框架”的盒子,看到里面有三个盒子并排摆在一起:

    它们的名字叫做“系统1”和“系统2”,这是来自《思考,快与慢》中的概念。本书的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卡尼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行为经济学。这本书是研究大脑的工作机制,以及人们的判断、决策,幸福感,社会制度受大脑影响后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为了弄清楚大脑工作机制,我从2017年6月起就在用最精细的方式研读本书,由于标准很高,所以半年内我们只推进了7章内容的阅读。但是,这半年的学习对我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比如说,我知道成长有四大要素:解释系统、决策系统、假设体系和反思过程;还有,我可以用这套理论去分析别人在做出决策中的每一个想法,并尝试着和理解他、影响他;还有就是它帮助我在咨询业务过程中变得非常精准。

    系统1和系统2都是简写,它们的原意是:

    • “系统1做X(X指活动)”就是指“X自动出现”的简单说法。比如说“系统1完成了对整个环境的判断”,本意为“对环境的判断自动完成”。

    • “系统2启动去做Y”指的是“提升警觉、瞳孔放大、注意力聚焦、Y活动开始进行”的简单说法。

    定义了系统1和系统2之后,再看“解释框架”中,系统1和系统2以串行的方式共同形成功能,这个功能大约可以描述为:

    • 当遇到了对象A,系统1自动对A进行判断,并且形成一个说明,交由系统2去检查,通常系统2不会为难系统1,让检查通过,于是,“A`”就从解释系统的输出端输出了。

    • 但是,如果系统1对A没有办法进行判断,就会启动系统2一起加入判断,如果系统2判断完成之后,“A`”就从解释系统的输出端输出了。

    • 如果说,系统1无法判断、系统2也无法判断的话,就会再次启动系统1进行判断,这个时候,系统1通常会说服自己让自己放弃,直至放弃为止。

    3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验证一下,比如说:老板安排了一个报告让你写出来。当你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系统1对其进行判断,由于无法有效评估任务多少,所以系统1就让系统2进行判断,系统2也判断不出来,于是再次启动系统1,系统1通常会进行自我欺骗,说服自己去处理任务。所以,刚拿到任务的时候,心中总是会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安全感:“时间还有的是,让我先休息休息再搞!”

    过了段时间之后,这个任务再次进入眼帘,还是刚才的过程,系统1最后又解释为:“我现在还有很多要忙的事情啊,这个,我没有时间干啊。”

    再往后,系统1又会解释:“晚上的电视剧还是刷一下吧,反正这会还不困……”而这个时候已经一点半了,自己的任务第二天要交了。

    最后,自己被老板批评的时候,系统1在内心获得新的解释:“我保证,下次再也不拖拖拉拉了!”

    系统1和系统2串行在一起,为我们判断事物提供了基本框架,每个人都是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判断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解释是受制于系统1和系统2的。

    4

    双系统的理论还可以被理解为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感性是系统1、理性是系统2。由于系统1总是先发挥作用,所以,很多人做事情特别冲动、特别情绪化,就是因为没有经过训练,大脑无法启动系统2进行理性判断。

    有一本和《思考,快与慢》同品类的书:《象与骑象人》,把系统1比喻成大象,系统2比喻成骑象人,详细描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如何能够更幸福的推论。还有一本名为《瞬变》的书,也是利用同样的理论,帮助人、组织、政府、国家进行变革。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名为“内在的小孩”的理论,也是系统1、2彼此发生作用的一种表现。

    卡尼曼还用这个理论推翻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设——人是理性的。他在书中反复论证了:人是非理性的,也就是说,系统1总是在系统2之前发挥作用,同时,当系统2不能起作用的时候,系统1又会再次接替系统2。一个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系统1来主导的,所以,每个人都不可能是绝对理性的,当挑战了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时,原有经济学基础就出了问题。

    此外,认知放松、联结效应、典型性偏好、归因谬误、随机性误解、回归现象、光环效应、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启发式判断、可得性偏见、自信不可靠、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推论、禀赋效应……等等一系列关于思维方面的词汇,都是通过系统1和系统2的原理推导出来的。而这些很多人看不懂的词,却出现在我们每一天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而这一切都是系统1和系统2串行发挥作用的结果。

    5

    本文非常简单,总结一下:

    • 解释系统是由解释框架和假设构成的;

    • 每个人的解释框架都一样,决定着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每个人;

    • 解释框架由系统1、系统2、系统1穿行组合构成的;

    • 系统1和系统2的知识扩展。

    在下一篇中,我将把系统1和系统2分别打开,让你看看“吃惊”、“编故事”、“常模”、“懒惰的系统2”、“记忆体系”、“假设”等等关键词是如何在一起发挥作用的。

    从上周五我去武汉学习到周一回来,可以这么说,我被烧脑烧得不得了,但是,我却收获无穷。明天写一篇总结,把去武汉的行程记录一下。

    最后,我的《思考,快与慢》的共读还在进行中,预计还要一年多才能完成,欢迎加入和我们共建解释、决策体系哈。加入方法:http://fastslow.top,去这个网站找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项子潇:关于假设体系的书,永澄老师有推荐吗

      本文标题:永澄:解释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fw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