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灵异情缘谷灵怪大观
平实拙钝,暗藏机锋——评《傻儿进城记》

平实拙钝,暗藏机锋——评《傻儿进城记》

作者: 徐海阳 | 来源:发表于2017-04-22 15:35 被阅读310次

    早起躺在床上读一篇稿子《傻儿进城记》,读了三遍。

    为啥要读三遍?我认真负责呗。

    好吧,摘掉头上的烂菜叶子,我承认,第一遍我没看懂,或者说没有理解透彻。

    读第一遍,还在浑噩之中。(为啥浑噩?刚睁眼,眼屎还在。)

    其实故事结构很简单,作者以第一人称客串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儿”,心思愚钝,行为幼稚,甚至被新婚媳妇耻笑:“长那么好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用,亏都活到35了,傻儿。”

    整篇文章平铺直叙,先是用了三个自然段,透过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三件小事,例证作者确实没有瞎掰,文中的“我”,真的就是个傻儿。当然这三件事里还包括了“长那么好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用”的梗。(诶?为啥我总是想起这个梗?)

    到了第四自然段,书归正传,“我”因为某种作者未交待的原因,要去进城一趟,给“我妈”买两盒治肺病的药,再给她买块电热毯,顺带给孩子们买些糖果。(为啥不给“我”的女人扯块花布,做身衣裳?)

    依旧平铺直叙,依旧直白,从早起“煮了一大锅大米稀饭,就着红萝卜泡菜吃了两大碗”到“上车”,“下车”,“迷路”,“问路”,“过马路”,“误闯车队”,“被抓”,“挨打”“被放”,“坐着警车回家”,直到结束,作者无非列举了更多的事例,让我了解了傻儿的诸多蠢事。

    如果不是文末部分插入了“我”在警局挨了打后,又被“刘局长”亲自开警车送回村子这么个桥段,稍稍有了那么点波澜起伏,我想我一定会只在评论栏里留下一句话。

    “建议作者改文章名为《傻儿日记》,既然是日记,麻烦撤回投稿,交给您的中学老师就好!”

    然后扔开手机,捂上被子,继续睡个回笼觉。

    事实上,除了留言,我也真的这么做了,扔手机,睡觉……可是脑中突然想起个疑问。

    “刘局长”突然态度大变,“眼泪涟涟”地和我嘘寒问暖,再亲自开车送“我”回去后,又热情地跟“我妈”套近乎,回忆峥嵘岁月和革命先烈,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我”是烈士遗属?有没可能是“省长”同志特意交代了,要待老百姓亲如父母之类的教诲?

    (原谅我最近《人民的名义》看多了,一看到类似桥段,自然代入电视剧情节。)

    唉!我这强迫症的暴脾气,有了疑问不解决,哪是我的性格?

    没办法,只能掀开被子,摸索到手机,又顺便擦掉眼屎,开始读了第二遍。

    第二遍读下来,证明我这惯于 YY的脑袋还是想多了,整篇文章里,没有“省委书记沙瑞金”,没有“刚直不阿的李达康”,连他们的影子也没有,可我还是读出了些和第一遍不一样的感觉。

    首先,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一直纠结“长那么好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用,亏都活到35了,傻儿。”这个梗,在脑中挥之不去。

    尝试着代入原文,与上下衔接之后我发现,这句话真是太有画面感了,简直已经在我脑中刻画了一幅“傻子入洞房”的回放镜头。(又或者,这也只是我这99摄氏度的脑袋又在YY?别人都没有这样的感觉?)

    然后,我又理解了为什么我反复确定这是一篇“平白直叙,淡而无味”的流水文,可作者仍然鼓起勇气把这么一篇文章,投进了腥风血雨的撕文专题,难道作者也是个“傻儿”?

    非也!

    其实整篇文章,都是以一名“傻儿”的视角,去扫视身边所有的人情冷暖,公平与不公平。乍看之下,是一篇傻子四处受虐史,可仔细回味,好像又在每一处字里行间,隐隐沁出丝丝的温情。(当然,政府人员招摇过市和暴力执法的部分请自觉略过。)

    这些温情里,包含妈妈的耳光,媳妇的嘲讽,朋友的捉弄,当然更多的是“我”对这世界上很多不公平,很多冷遇白眼的善意解读。

    “我听出了那警察的话,原来他说我是刁民,他自己是傻儿,城里人就是不一样,就晓得我叫傻儿是被冤枉的。我感觉自已从没有这么痛快过。”这句话真是让我感动了好一会。

    还有那些从傻儿善良的眼中回放出的诸如:

    “跟她做完那事已是深更半夜,她就骂我:长那么好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用,亏都活到35了,傻儿。(对不起!我又提起了这个梗。)”

    “虽然她吐东西弄得我衣服斑斑点点的,好在一会儿就到城里了。”

    “一点力也没出就白当爹了,我还能不亲啊!那时我的那个乐啊!不消摆了……”

    “他们见我的穷样,取过十块钱屁颠屁颠地走了。我心底一阵高兴,他们都叫我傻儿,原来那些城管更傻,他们就不晓得我右边口袋夹层里还有钱,”

    “从小到大我妈就教我:不要记住别人打你的次数骂你的话。所以他们打骂多少次我是给忘了。”

    ……

    这一幕幕其实都有感动到我,就不一一引用了,免得微微审稿时说我絮叨,凑字数。

    带着些许感动,我又读了第三遍。

    (突然有个疑惑,川中口语中的傻儿,究竟跟我们常说的傻子是一样的吗?从傻儿司令就一直疑惑这问题,难道傻儿都蕴藏大智慧?)

    天哪!我开始有些佩服作者了!

    武侠作品里常用到“无招胜有招”,来形容一个人的功夫高深莫测,说白了就是“我连招式都没有,何来破腚?”没有破腚的武功,岂不无敌?(指责我文盲白字的先生,请自觉恶补幽默学初级教材!)

    因此,我着实琢磨了一会,这样的文,该怎么撕?

    行文几如一潭静水,不生波澜,却又暗潮汹涌,想撕,无从下手;

    一个如此温情直白的故事,善莫大焉,想撕,撕之何忍;

    全篇都在讲述一个傻儿的经历,看上去就是个傻儿在傻傻地讲故事,想撕不能撕,否则会不会落人“与傻儿较劲”的口实?

    不过,我可是自诩“撕文专题毒舌撕文员”啊!就这么放过作者?当然不行!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大撕悖心,我可以小撕嘛,怎么也得让你小疼一下,否则岂不枉费我一早上带着眼屎的辛苦?

    老规矩,先说立意。

    作者很巧妙地设了个局,让我第一印象,通篇在倾诉这世界对“我”满满的恶意,实则是讲述着一个“授之以善,德善报之”的机锋故事。

    当你用一双纯净的眼去看待,以一颗为善的心去接受这世界,一定会无比快乐,即便是傻傻的快乐!我想这才是作者真正想讲的故事吧。

    可是说好的撕呢?立意我无话可说,那就只好撕逻辑了……

    而且逻辑的确是有问题的,试想,“我妈”和“我的女人”明明知道“我”的智商确实预存和余额都有些捉襟见肘,竟然还是让“我”自己一人带着钱进城买东西,是不是不合理?

    虽然作者用了很多笔墨渲染两个女人是如何对自己放心不下。

    “当然我没忘看看昨晚妈和女人鬼头鬼脑地把钱帮我藏的几个地方,回忆了她们叫我买东西掏钱的几个顺序。”

    可是根本的问题你还是没有解决,读上去依然让人心生疑惑,真是“我妈”和“我的女人”白天实在有事要忙,抽不开身,才会放我的这“傻儿”独自进城吗?还是作者为了编造“傻儿进城”这个故事,一意孤行,全然不顾“我妈”和“我的女人”的激烈反对,愣是要安排“我”进城去被骗,才好展开情节?

    无论怎样,其实作者只要浅浅带过哪怕是一句话,比如“本来说好和我的女人一起进城,可她临时有事(什么事?自己编去!),为了我妈的药和孩子们的糖果,只好我自己进城”之类的原因,逻辑合理性方面是不是好很多?

    还有这一段,“出去的那几个警察又回来了,他们匆匆给局长嘀咕些什么,局长就叫我旁边的警察松拷。接着局长就眼泪涟涟地拉住我手说:听说出车祸时,你爸把你扔出车窗,自己来不及跳车就摔死了,可怜的孩子,一岁脑子就被摔伤了。”

    看得我一愣,楞完之后又读了一遍,才算理解了原来局长知道了“我”原来就是那个“烈士遗属”,因此……

    但我能拜托作者在说正题之前先打个场子嘛?比如“孩子,叔叔才知道你是***的儿子,我记得……然后再接听说出车祸时……”好嘛?

    之前冷如冰霜,拳脚相加,这么突然来个二百多度大转折,突兀不?别说傻儿智商欠费的脑袋,就我这几乎接近沸点的灵活思绪,也差点被搅成了乱麻!你亏不亏心?

    还有就是明显感觉文的后一部分交代含混,逻辑不清,收尾仓促,跟前文比较水准下降,这是硬伤,没有改正建议。

    就说这么多!不知不觉字数已经直逼原文,因此仓促收尾。

    万一写个评论字数比过作者原文,会不会挨打?

    另:因为今早心情愉快,点评时并没有加入自己龌蹉的恶意,貌似字里行间褒大于贬,应该不会引起作者怒怼,故而免责声明就不加了……

    我是“你和你的小说”撕文专题撕文员徐海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实拙钝,暗藏机锋——评《傻儿进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ys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