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957个字,16张图片,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复联4来了。
上映5天,不仅爆屠各大票房榜单,而且还迎来了史上最高规模待遇:首映日排片量为82.7%。打破了由变形金刚保持了7年的最高排片量记录。
即使不是周末上映,复联的首映场依旧火爆如过年。众多影迷都是熬夜守候,看完哭着去上班。首映场观影人次达到了304万;午夜场票房1.89亿元;首映日票房破5亿;总票房25亿……
装扮成美国队长的影迷这些数据坐实了复联"顶流"的地位,也不由得让人好奇:在超级英雄遍地的当下,复联是怎么做到独占鳌头?
01
为什么是复联?
"为什么喜欢复联?"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会很短,因为复联的角色并不是扁平化设定,他们有血有肉,有着为神的能力,也有为人的弱点。
就像钢铁侠,眼神总是往上瞥,看起来臭屁又自大;谁也不关心,什么也不在乎。他整个前半生,就是大写的"有钱任性",就连承认自己英雄身份,也是一句拽拽的"I am Iron Man"。
这句经典台词其实是演员的即兴发挥绿巨人,拥有着动一动拳头就可以将活人砸成肉泥的力量,但用时也有着动不动就逃跑的软弱。从贫民窟、到山林、甚至是宇宙,那个在破坏城市后将自己塞进飞船的背影,看起来又怂又无力。
还有蜘蛛侠,特长只有打嘴炮。在死亡到来的时候,他怂的一批,抓住钢铁侠的手一遍一遍地颤抖着重复"I don't want go";这样的姿态,和英雄两个字差了十万八千里。
蜘蛛侠的动物本能让他害怕死亡即使是完美如美国队长,也有着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想要拯救世界,却只能看着好朋友冬兵跌落山崖;他不想留下遗憾,但是却永远赶不上和卡特的那支舞。
美队只能给卡特抬棺但是还是他们。
绿巨人在不一定变身成功的条件下,毅然决然跳下飞机,去保护那些拿大炮对准他的人民,在8000米高空与死对头憎恨对决;
无论蜘蛛侠再怎么害怕、再怎么颤抖,他的勇气永远驱使着他继续向前。因为他清醒而坚定的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蜘蛛侠的名言而美队,无论失去了多少,他的眼神都永远像他的振金盾那样坚定。因为他的心中,一直住着那个不顾自己安危,扑向手榴弹的布鲁克林少年;
看似什么都不在乎的钢铁侠,在明知会有去无回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犹豫的载着核弹飞向太空。在复联4的最终章里,犹如谢幕一般,他留下了一句虚弱但坚定的"I am Iron Man"。这一句话,是我们十年漫威梦的开始,也是结束。
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回到那个夏天,去见证一个最不像超级英雄,也是最当之无愧的超级英雄的诞生。
钢铁侠载核弹赴死时的一滴泪不只是他们,复联中的所有角色的人物设定都不是以完美为出发点。
他们是好人,同时他们也有不好的地方;他们是英雄,同时他们也有人类的恐惧与遗憾。
但这也是他们最迷人的地方,他们有血有肉,他们就像你和我。
英雄亦凡人,凡人亦英雄,复联英雄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
别怂,你也可以。
02
为什么是漫威?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数不胜数,论IP,五大电影公司手里握着变形金刚、哈利波特、速度与激情等众多王牌;论漫画人物,DC手里的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等知名角色;论特效,稚嫩的漫威电影也没有环球、派拉蒙的技术高超;导演也不出名,演员之前还是监狱常客,有着累累前科……
漫威在优势并不明显,自身还有着一大堆短板的情形之下,是怎么做到第一IP的?
漫威宇宙首先,危机下绝不认输。
1950年和1990年,漫威遇到了最严重的两次生存危机。
1950年,"漫画有害论"在美国横行。出版社纷纷倒闭,漫威也关掉了公司,只留下一间小小的工作室。
在整个行业都失去光明的情况之下,古德曼仍然不愿放弃。穷途末路的他,将宝压在打造一只英雄战队上面,想要逆风翻盘。于是,"神奇四侠"诞生了,漫威也成功的活了下来。
神奇四侠发展到80年代,漫威已经成为行业翘楚,但是更换领导人之后的漫威越来越没落,甚至开始卖"亲儿子"活命:
钢铁侠和绿巨人的版权卖给了环球影业;蜘蛛侠的版权辗转落到了索尼影视的手中;X战警卖给了福斯;神奇四侠卖给了康斯坦丁影业。
而这些角色,多多少少都被这些大佬公司拍成了电影,但是反响平平,票房都不是很高。所以,在漫威开始计划拍摄漫威电影宇宙的时候,根本没有资本愿意支持。
不得已的漫威割肉放血:将美国队长、雷神等角色的版权抵押给华尔街,来贷款拍电影。
命悬一线的豪赌——拍摄《钢铁侠》这是一场押上全部身家的豪赌,赢的概率谁都不清楚,但是一旦输掉,这些角色全部归华尔街所有,漫威将再次被打入地底。
万幸,这一次,上帝又站在了漫威身后:2008年,《钢铁侠》上映,1.4亿的制作成本赚回了5.85亿。
两次面对绝境、两次打破绝境。漫威靠的不仅仅是有血有肉的纸上人物,还有着"因为热爱,所以绝不放弃"的现实工作人员。
漫威人他们,就是漫威英雄。
其次,漫威还有它别具特色的"漫威文化"。
漫画业,一直以来都是由编剧们商讨角色设定、编写梗概、对白,然后再交给画手"照框涂色"般创作。但是这种传统的创作方法,不仅速度慢,而且十分机械化。所以斯坦李与全行业逆行,开创了一套独特的"漫威创作法":
斯坦李虽然不在了,但是他创作的方法漫威今天还在使用由编剧先讨论人物设定,然后放手交给画家去创作。这样一来,画家不仅可以参与人物创作,甚至还可以草拟对白、设定故事基调。
创作机制也由"编剧一人努力"变成了“大家一起用心”,角色也就变得更加丰满、立体。
不仅是纸质漫画,漫威在影视方面也有着自己特色的地方,那就是放弃"特效至上",转而着重刻画人物和故事。在这种创作理念之下,漫威的英雄电影不再只是打来打去,好人不总是好,坏蛋也不是只有坏。
所以也诞生了令人又爱又恨的Boss——灭霸。
灭霸别的公司没有的东西,漫威有勇气尝试,比如"画手参与制";
别的公司有的东西,漫威会做的更加极致,比如"制作人中心制"。
这些成就的背后,不只是努力,也不只是专业。漫威最大的法宝,是用心。
从2008年到现在,漫威电影宇宙一共推出了22部电影,全球票房冲破了200亿美金大关。再加上各类品牌联名、玩具和旅游产业,漫威宇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IP。
03
为什么不是我们?
我们上下5000年所积累的文化IP并不比国外少:西游记、封神的仙魔宇宙;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刘慈欣、郝景芳的现代魔幻;《鬼吹灯》、《盗墓笔记》的探墓悬疑……
但是荧幕上的呢?
2019年,我们的电视剧主流还是清宫系列,"最受期待国产电影"还是西游记的第n次翻拍。
2018年收视王牌——延禧攻略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大家肯定会说:这都是因为观众品味低!不支持国产IP!而且我们的IP都年代久远,拍起来又晦涩又难看!
可是,问题真的出在观众身上吗?
说我们不支持国产?《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的叫好声还历历在耳;
历史剧晦涩没人看?《康熙帝国》《大明王朝》哪部剧的收视率低?
国漫之光——大鱼海棠明明有着浩如烟海的IP储备,但是我们,却生生把自己逼上了粗制滥造的道路。
价值IP无人问津;经典IP越拍越臭;说白了,是我们自己不重视自己的IP。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部作品的诞生,是以确定大牌导演为开始;以邀请流量明星为重点;以修改剧本为常态;整个制作过程变成了用资本买流量、再收割流量资本的过程。
有演技的演员没有戏拍在这种模式之下,如何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IP?
如果我们不重视自己的IP,那么自然会有重视它的人来"横刀夺爱"——好莱坞翻拍的《花木兰》备受瞩目,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04
十年一觉漫威梦
漫威成为最强IP的背后,是11年的心血,是4000多天的努力。所以才能让我们哭,让我们笑,让我们魂牵梦萦。
它是一部电影,它更是一种情怀。
这种情怀不仅仅局限在漫威身上,它更是一种期许:希望可以早日看到我们大爱3000的国产I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