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佩服桓温的豪爽,看不惯就干掉他,就是有点狠了。文帝司马昱做丞相的时候,随便一件事都得花一年的时间才能批复下来。桓温很为这种迟慢的效率担心,经常劝勉他。司马昱说:“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件事,哪里快得起来!”
他不喜欢司马昱的拖拉,之后让他变成傀儡皇帝,让他抑郁而死有点过分了。
我看到了古人高情商的回答:东亭侯王珣和冠军将军张玄之关系很好。王珣做了吴郡太守以后,有人问中书令王珉(王珣的弟弟):“东亭做了太守,民风和政绩怎样啊?”王珉回答说:“不知道治理和教化得怎样,只知道他跟张玄之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了。”
我刚开始就不理解他的意思,后来才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可以是高情商的回答,学到了。
不知不觉就看到了文学第四了,有位客人向尚书令乐广询问“旨不至”这句话的深意,乐广不具体分析这句话,而是径直用拂尘的柄敲着小桌子说:“抵达了吗?”客人回答说:“抵达了。”乐广于是又举起拂尘问:“如果抵达了,怎么还能离去呢?”客人因此领悟并对他十分佩服。乐广言语简约却能通达主旨。
看来我的文学造诣不够,所以才会不理解他的意思,以后要多读书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