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两口气把它读完的,读完以后就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对于作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前几年在《百家讲坛》品了三国,嬉笑怒骂,妙趣横生被大家熟知,名字当然响当当,而作品更是值得品一品。
这本《易中天品中华史—禅宗兴起》是我在无意中看到的。这次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的装帧,读书有时就是这样,每本书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讨好”你,它也不例外。
这本书的封面仅用两种颜色,大面积的深蓝色(颜色是根据当时灯光效果的的第一印象)上面用黄色线条在右边勾勒出一身站着念佛的年轻法师,角度是侧面,法师左手拿着佛珠,书名《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用金色宋体印刷,作者名与书的英文名则用黄色的小字体印在左上角,左下角则用更小的字体印刷出版社信息,本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的封面如此庄重,顿时吸引着我的目光,而书脊上端的“果麦”更是让我马上拿起来阅读,这方面如果还有“读客,磨铁,博集天卷,中信出版社”等等字样,都比较容易吸引我。
为什么在这篇“品文”里,我要这么详细地描写封面信息呢,其实与这本书的内容有关联,因为这本书让我学习到了,对一件事的看法可以沿着故事的前世今生,哪怕一开始你会产生疑问,“为什么”。
为什么在一本“中华史”的前几章要写中世纪的欧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开头写下与本书的缘分是一样的道理。
如上文所说,本书开头从拜占庭,阿拉伯开始说起,因为作者的观点是隋唐,阿拉伯和拜占庭在同一时期影响了世界文明,并且这文明都与宗教有关。
宗教影响着统治者的政权。一方面一个宗教在新入驻一个政权时自身需要演变,这是因为宗教都是关乎人的思想的,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并不容易,改变就需要时间;还因为人的思想又关系着执政者的政治效益,那时可是战争的年代,一言不合就开战,因此无一例外,每一个皇权都把宗教“经营好”视为一等大事,无论是拜占庭的基督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穆斯林的犹太教还是隋唐的佛教,都与政权关系密切。这就是为什么一部中华史的书里要写欧洲的变化,因为变化总是惊人的相似的。
事物的发展符合现实规律,这规律就是:一是战胜国总是反过来被战败国同化;二是宗教入驻总是先立足,再被同化,最后本土化,即是佛教的中国化。
本书的一半是写拜占庭与阿拉伯的宗教演变,另一半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禅宗兴起。
作者用诙谐的故事手法讲述了佛教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书中也有相应的图表,读来让人茅塞顿开。
讲中国的佛教,就不得不说几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玄奘法师的印度之行,一个是六祖慧能的开宗之功,一个人菏泽神会的立宗之事,还有怀海的宗教改革,使得禅宗在当时大行其道。
佛教与中国的科举,茶文化同时发展,作者用了一个图片概括就是三者都是起源在唐高宗时期,发展与唐玄宗时期,极盛期在唐德宗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发展对应的推动者就是六祖慧能,菏泽神会和怀海。
作者用一套逻辑阐明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也是其他宗教的发展规律,即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本书读到最后,我却有点黯然神伤,因为由于佛教的普及化,致使唐玄奘带回来的真经的重要部分错失了被国人学习的良机,最后引用原文对这一段作为论述。
机会是佛教带来的,玄奘法师取回的真经其实包含着中华文明稀缺的资源,这就是作为印度哲学“五阴”之一的因明。明就是知识、智慧、学问,比如声明就是音韵学和语言学。因则是推理依据,所以因明就是逻辑学和认识论。认识论又叫量论,研究对象则是现量和比量,也就是直觉知识和推理知识。
可惜最后被欣然接受的主要是声明。它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由此产生了格律诗。因明却很少有人知道,于是连同因明背后的科学精神也被拒之门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