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暑期快结束了,我们几个一直以来比较谈得来的同学就商量着抽空搞个家庭聚餐。那次是小强请客,酒过三巡以后,我就把聚餐的日子定在了这个周五,因为大家都有空,加上是周末,第二天可以休息,即使玩得晚一点也没事。
日子定下来了,饭店也预定了。第二天小强打来电话,说这个周五,2015年8月28日正好是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俗称的鬼节,问需不需要换个日子?小强是好意提醒,既然有这么一说,我就回复他让我问一问再说。饭店那边让兰去咨询了,那晚预定十分火爆,根本没有这么一说,可见现在人是不太忌讳鬼节。我则去咨询了单位里上了年纪的老同志,他们只说那天要祭祖,吃饭聚餐没有不许。后来,我还是不放心,到网上问度娘,七月半的忌讳有近10条之多,倒也没有一条说是不好聚餐的,于是我重新给几位同学打了电话聚餐如期举行。
华灯初上,大家都到齐了,其实大家聚餐,最重要的只是交流一下,放松一下。男人们海阔天空,从华盛顿到北京,从奥运会到九三大阅兵,从股市到车市,吹吹牛逼,侃侃大山;女人们则家长里短,老人孩子,老公同学,从衣服说到鞋子,从头发讲到指甲,从包包聊到香水,蜚短流长,絮絮叨叨;最开心的是孩子们,他们吃美食、喝饮料、谈电影、聊理想,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真真切切。 无酒不成席,我们几个酒量都一般,其中我算最差的一个,但是今天我做东,不喝一点是不礼貌的。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有时应酬也喝一点酒,但每每感觉头晕脑胀很不舒服,于是饭局就尽量少参加,即使参加也是能不喝就不喝。但是,一点酒也不喝吃饭气氛就不活跃,即所谓无酒不欢。另外,喝酒也是看对象,今天是家庭聚会,又是多年的老同学,不是知己也是老朋友,不喝也说不过去。中国的酒文化是历史悠久的,算不上优秀文化,但也绝不是糟粕,应该属于雅俗共赏的那种,很多文人墨客,没有酒就写不出好文章,倒是有据可考的。这么一想,喝点酒就顺理成章了,但又不能醉。我和小强喝的是红酒,高档的没有,但酒是真的,喝之前倒出来放在酒器里醒。喝红酒用的是玻璃杯,高脚的那种,葡萄酒卖的是文化,喝的是情调,所以不能太不讲究。王同学酒量好点,他喝白酒。酒过三巡,话就多起来,于是就开始讲故事说段子。段子也好,故事也罢,我们讲的只是自己对人生、对事情的想法和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很真实。好在我们都是平头百姓,在酒桌上说心里话,发发牢骚,也不会有老毕的风险。喝喝酒,说说话,其实还真是不错,感觉特开心特放松,难怪小鬼子晚上很多时候喜欢不醉不归。
吃好饭的下一个节目,通常是去喝茶或者唱歌。我们一行人来到清风茶馆,被告知,因为今天是七月十五,要提早打烊。无处可去,我们就坐在街边供市民休憩的长凳上,喝着小强从朋友处“借来”的热茶,对着清风明月,吹牛聊天。说起了我们的七十年代,我们的青青校园,那些我们儿时玩过的游戏,那些我们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有人说,生于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的人是幸运的,我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身处社会大转折的历史潮流中,我们所见所闻,精彩绚丽,值得珍惜。集糖纸、打洋片、玩弹弓、滚铁圈、跳房子这些是我们儿时的记忆,那时物质是贫乏的,吃食也不多,但是同龄的玩伴很多,我们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快乐的。等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又赶上了最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八十年代,各种思潮让我们的思想不再封闭;而后是风起云涌的九十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造就了中国第一批百万富翁;跨入新世纪,我们又搭上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车,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感谢历史,感恩祖国,让我们记住这个特殊而美妙的日子,让不再年少轻狂的我们,再放纵一次,让思想和记忆重回我们的童年,我们的青葱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