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是这个社会的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自己的良心。我们应该诚实地修行而且不自欺。所谓不自欺,就是不个人骗个人。当所有人都在感叹诚信危机时,是否问过自己的良心:我对个人做到诚实了吗?唯有诚实地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懂得人生确实的追求。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在人际交往中,若能感知别人的情绪,尊重别人的情绪与照顾别人的情绪,那就具备了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能力。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心体会对方的情绪,理解并认同对方的内心感受。
要体验与认同他人的情绪,应从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开始。尝试感知自己的情绪是何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变化的,是如何消失的。学会用理性,一个身外更高的自我,来识别与评判自己的情绪,调控自己的情绪,便自己的情绪始终在自己的监督与监控之中。
人具有感性的一面,亦具有理性的一面。但人的言行举止大都是由感性支配的,当感性与理性发生矛盾或引起冲突的时候,最终取得胜利的常常是感性。人不能全是感性,若完全被感性支配,那就是动物。人又不能全是理性,完全被理性支配,那就是机器。改变假恶丑,需要理性与法律的约束,而宏扬真善美,则需要发现与拥有自己的良知与良能。
共情就是要与他人感同身受,在体会自己情绪变化的同时,亦能觉知他人的喜怒哀乐。觉知其情绪的复杂与情绪的变化,是为了缓解对方的压抑,消除对方的疑虑与打开对方的心结。使负面情绪烟消云散雨过天晴,使正面情绪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若双方都具有较高的共情能力,就会有更多的话题可以展开,有更多命题可以深入,人际之间的信任才能坚如磐石,友谊才能天长地久。
与人交往需要共情能力,艺术欣赏亦需要共情能力。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在特殊的情绪中诞生的,都永久储存并不断释放着某种情绪。缺失共情能力,就不能理解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适度的微熏与忘我,就不能理解颜真卿在《祭姪稿》中暴发的压抑与悲愤。在面对艺术作品的时候,就不能体会其中的深意,就不能解析其中的奥秘,就不能欣赏其中的魅力。
种花养鸟亦需要共情能力。花有花的习性,鸟有鸟的性情。人的性格与心情,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它们的生存环境与生存质量。虽然植物处于生命的较低层面,但它们依然能够感受人类的情绪。在欣赏与赞美的情绪中,它们就长势良好会开花会结果,而在讨厌或诅咒的情绪下,它们便日趋羸弱会枯萎会死亡。动物的智商与情商,比我们想象中的层级更高。你若与之亲近,它们会十分开心,你若与之疏远,它们会十分沮丧。它们通过观察与识别对方的情绪,来揣摩对方的意图与主导自身的行为。
共情能力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通感,“感时花溅泪,触目鸟惊心”。只要能够深入地关注与领悟,便可以闻到花的色彩,看到花的芬芳。相近的事物可以有通感,相远的事物也可以有通感。古人在书论中说一点如高空坠石,一竖如万岁枯藤,一横如千里阵云。笔画须如锥划沙之深透,又如屋漏痕之自然。
懂得共情与运用共情,可以远离与扬弃自恋,自私,虚荣,以自我为中心等诸多阴暗的心态。可以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体谅他人,拥有一种健康而阳光的心态。使自己的情绪变得平和,抑或在平和中波澜壮阔。使自己的情绪变得沉静,抑或在沉静中电闪雷鸣。认同共情,拥有较高的共情能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仅是身心健康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与互利共赢的前提与保证。
良知与良心
根据《辞海》的解释,“良知”是指“天赋的道德善性和认识能力”。从词源上来看,良知(Conscience)指的是共同的好心,也称良心。人的内心活动虽然隐而不彰,但善恶迥异的动机形之于外部行为,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良心的起源
良心是一种道德,良知是一种判断,更指一种天赋。
良心:
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
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的先天知识。
良知:
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
“良知”最早由孟子提出来,孟子以后,儒家思想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没有人专门讲良知,直至明代,才有阳明子重提良知。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理、最善、光明需求。他后来又把“良知”拟人化:良知就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上帝,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可与它相比。
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爱·扬格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蒙田
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弗洛姆
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罗曼·罗兰
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雨果
人为什么有良心?良心从何而来?良心是我们内心想象出来的公正而同情的旁观者,能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适当的往返观察。人们既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他人,也从他人的角度去观察自身。这样,每个人都像分成了两个自我,一个是行为者,或行动中的我,受情感的支配,情感上的趋乐避苦产生意志上的趋利避害;一个是旁观者,或观察着的我,受理性的支配,理性帮助人们形成一种通观全局的充分观念。
这两个自我并非截然分离。一方面,“理性是情感的指导原则”(柏拉图语)。另一方面,理性也是情感的奴仆,服务和服从于情感。“理性就是平静的情感,是情感依据某种辽远的观点或考虑所做的一般的冷静的决定”(休谟语)。情感的好恶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而理性帮助我们克制冲动、指导行动。人性包括情理两部分,情理交融形成人性心理。
良心之所以是“人皆有之”的“良知良能”,乃是因为人天生具有想象力,即生产的或先验的想象力,“生产想象力是综合感性和知性的第三种人类认识能力”(海德格尔语),天生先验的想象力与后天经验的想象力相结合,能够让人摆脱一己之私,客观公正地判断是非善恶,想象力于是成为善的主要工具。借助于想象力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便是良心运作的机理:
1、近观他人。此时的良心是一位同情的旁观者,借助同情人能够感受他人的苦乐,并与之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然后能“推己及人”甚而推己及物,所以良心首先是同情之心,同情是情绪和情感的传达,感情则是习惯性的同情。人虽然具有广泛的同情,但难以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由于同情而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程度往往小于本人的切身感受,所以同情心的过度胜于不足。同情或恻隐之心可谓心之“善端”,即良心的最初源头,能使人产生利人之心乃至公益之心。
2、远观他人或自身。此时良心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公正的旁观者,帮助我们修正自己的天然情感和激情,从而理性地看待自我及他人,并就“是”和“不是”问题作出事实判断。爱心天然是不平等的,自爱之心胜于爱人之心,因为人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他天然比他人更适宜于关心自身的利益。但为了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人需要转换自身的立场,将自己置于公正旁观者的超然地位。拉开一段距离来看待自身,就能认识到我并不比世上其他任何人更重要。
在人我利益冲突之时更要秉公心而斥私意,不应因过分自爱或因一己好恶而有所偏私。在人我之间作等量齐观并非易事,远观自我比远观他人需要更深刻的理性,因为超越自我需要与自身天然的激情和情感作斗争,而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显然超过基于同情而感受到的他人的情感强度。“是非之心,智也”,有理智的良知可以使每个人不但有良好的利人动机,而且有良好的利人效果,既避免过份的自我偏好,也避免以好心办坏事。
3、反观自身。我们内心的旁观者在经历情感体验和理性观察之后会最终回归本心作反躬自省,以帮助我们生成一种以直觉形式呈现的道德义务感,即通过羞恶感来帮助我们分辨善恶,并回答我们“心安不安”或“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良知反省是道德理性的感性呈现,是情与理的统一,也是理见之于情,体现出明显的情感性。例如,愧疚感是因损害他人而造成自己良心痛苦的心理反应,也是良心存在的明证,其作用往往不在灯红酒绿处,而在夜深人静时——此时最宜于倾听内心良知的声音。“羞恶之心,义也”,义者,宜也,即应该。道德是应该而不是事实,应不应该属于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应基于并后于事实判断作出,但实际上价值判断却往往先于事实判断产生。道德首先是情感的感受对象而不是理性的判断对象,“道德宁可以说是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休谟语)。正因道德较之理智具有先入为主性,缺乏理性训练的普通人往往是先感觉到道德上的该不该,然后才会去论证道理上的是不是。
有人因不能近观他人,故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之理解;有人因不能远观他人或自身,而听任泛滥的情感支配理性;也有人因不能适当地自省,所以不能产生合宜的道德情感,甚至于迷失本心随波逐流……
良心的形成
良知虽然存在于个人内心,但却不是一种独立自足的知性。良心也是将心比心心心相通的结果。个体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而良心形成于与他人的互动与比较之中。每个人都以各自心目中的原型为参照系,来发现自身之缺憾与不足,从而产生努力模仿并缩小差距的动力。而原型的确立,部分源于先天的由文化基因的代际传承而积淀起来的集体无意识,部分基于后天的社会规范和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型塑。因为心有所同然者而人之秉赋各异,所以良知是社会共知与个人自知的统一。康德认为,“良知就是判断正当与否的普通理智”,是一种基本常识。常识是依据日常经验法则形成的对于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合乎情理的认知。“常识即使无法足够地指导我们极为合宜的行为,也能以距离极为合宜的行为最近的方式指导我们的行为”(亚当·斯密语)。而底线是社会对于行为正当性的最低限度的共识。有所不为的廉耻之心乃是人的道德底线。不失良知首先是不偏离常识或丧失底线,只有对底线和常识保持应有的敬畏之心,才不致于无所不取无所不为,也不致于虽然伤天害理还自诩问心无愧。个体的自知水平受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共知水平的制约,虽然个体的道德实践具有一定的能动性,但这种能动仍然是在社会共知水平制约之下的相对能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