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道德经》之我见

读《道德经》之我见

作者: 岚心小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1-18 15:39 被阅读0次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下旬,我得到一个契机,开始深入地学习和体会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

一直都知道《道德经》是一部简短却深邃的经典古籍,也久闻其中一些章句,只是却一直没有真正翻开过这本书。终于有一天,上天用有力的提醒告诉我,该打开《道德经》了,里面有你想要的“答案”。就这样,我不仅读了,还把它抄写了四遍。

今日抄完第四遍,依然有很多句子在耳边振聋发聩,也依然有不少内容我暂时不能理解。然而我想记录下来,此刻我已记下的老君之教诲。

《道德经》的本意,是要给予“圣人”即国家统治者,在治国平天下方面的建议。放到我自己的生活中,便暂时没有那么大的格局,而是在关于处事为人,齐家育儿的方面,可以有一些启发。

我觉得《道德经》的可贵,在于老子主张人之为人,也必须效法“天道”,而天道远远没有我们用有限的人生所可以理解的那么简单。而老子在《道德经》中,用了短短五千字,将他所见之“道”进行了生动深刻的阐述。

老子所言的“道”本是没有名字的自然现象,因此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而“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德”则是人“道法自然”(25)所应遵循的准则。

关于天道的循环和中立,老子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可见天道循环往复。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所谓“祸福”本是“人道”中狭隘的价值观,而“天道”循环不息,从而祸福总是相依相转化。

自然不言,却孕生万物;有利有害,而万象皆呈。世间本没有善恶真伪褒贬好坏,所有现象皆是天道流转,人应该学会理解、接纳、尊重这自然的本来面目。所谓“天道无亲”(79),老君之“道”,皆法自然。老子也在告诫后人,诸行无常的道理。这一点与佛陀的观点也不谋而合。也只有在接纳了一切事物的两面性之后,人的心态才能平和,也方能真正领会“无为”的智慧。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而长此以往,必食恶果。这个观点在当今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中早已显露无遗。而有智慧的人,需要懂得“上善若水”(8),“利万物而不争”(8)“其善下之”(66),先接纳再改变,“柔弱胜刚强”(36),才是无敌王道。

崇尚“无为而治”,并不是很多人极端化了的“什么都不做”,而恰恰是要用道法自然的智慧,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荡涤杂秽,使人间更自然更澄明。

大到经国治世,小到修身齐家,如水的智慧早已成为东方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一枝独秀。

《道德经》中老子主张的很多治国的方针,用在我们如今的家庭教育中,非常的合适。

为人父母者,若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把人生的期待放在自己的身上,但求“自知者明”“自胜者强”(33),相比之把期待放在孩子身上,而去刻意教导孩子的“家教”,这是高级了数个档次的“家风”“教化”。

老子说,自然养育万物却无欲无求:“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0,51),正如有智慧的父母,应该懂得做孩子的“天地”——生他而不占有他,养育他而不依恃他,引导而不主宰他,这与我在“导师班”学习的“做天地的智慧”不谋而合。

而在修身养性方面,相比儒家的入世思想,老子的主张更加与天道相合,境界更高也更难达到。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儒学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经世之学,而老子的思想一直只能作为“道德追求”为人所传颂的原因吧。

“至虚极,守静笃。”(16)是智慧;“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58)是标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44)是谜题;“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是答案。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70)是自信;“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72)是自知;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3)是自勉。

老子说,大道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慈,我理解为比儒家的“仁”更广更深的对生命的爱;俭,我认为是指在人之欲望方面的清减;不敢为天下先,应该是指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去改变。

很多人把《道德经》理解成一个不适合现实的,消极的处世之方,我却觉得,老子是真正站在了“上帝视角”看世界的人。

在人类社会跌宕的历史长河之中,人的力量从没有能够“战胜”自然。人永远只有认识自然,顺应规律,在自然“好生之德”的怀抱中,发挥本身的生命力——像世间万物一样与自然共生,才是长久之道。而在人类自身的群体里,这种顺应与觉察便成了“智慧”。

《道德经》之所以能在“不实用”的普世评价之下,依然自成一派流传至今,乃是因其中的智慧深不可测。今我在学习之后,管窥蠡测,仅以一己之“思”,整理出我尚能粗略理解的部分,也已经获益匪浅。人生在世,恰似“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何等惴惴焉,昏昏焉!但愿有古今圣贤的思想之光,继续为我照亮迷途。

相关文章

  • 读《道德经》之我见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下旬,我得到一个契机,开始深入地学习和体会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 一直都知道《道德经》是一部...

  • 2018-10-19

    郎窑釉瓷器的鉴赏之我见 郎窑釉瓷器的鉴赏之我见 ——读“浅谈郎窑绿釉瓷鉴赏”一文的不同看法 提起郎窑釉瓷器,最为世...

  • 道德经之我见

    如何达到无恐惧的状态? 答案: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即,找到自己身上最大的优势,然后去跟别人比。内心...

  • 视觉精进06/100天

    读《道德经》(2)

  • 王玉桂《实实在在教语文》阅读笔记(三)

    古诗教学之我见。第一疏通文意是基础。第二,反复吟咏是关键。初读主要是读准字音和节奏,再读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三读要把...

  • 看过这个,你就会明白点《道德经》~1

    《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现在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觉得必须看,必须读。 但是每每读《道德经》,读来读去,越读...

  • 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感悟 一、为何读《道德经》? 说起《道德经》,很久以来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学习过,...

  • “语言运用”之我见

    “语言运用”之我见 ———我读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于我而言是陌生的,因为2011年版课标就是一知半解,几乎没怎么读...

  • 2017年注定是忙碌的一年

    读《史记》,《论语》,《周易》,《道德经》,《大学》

  •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 到今日我今年又读了一遍《道德经》。 我读《道德经》不知有多少遍了,我估计不会少于18次。真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道德经》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wk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