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之我见
———我读语文课程标准
新课标于我而言是陌生的,因为2011年版课标就是一知半解,几乎没怎么读过,还是在2019年初语教资考试的时候,科目三要过关,为此才掂量起那本薄薄的黄本本。理论性的文字读起来难免有些拗口,这指导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实施的纲领性文本。于大家而言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新课标文本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及附录部分,翔实全面、权威而具有建设性。其中课程目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运用”是最重要的、最接地气的。因为从形式上来看,我们语文学习都是建立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来生成“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不然有些概念就显得过于抽象,师生难以理解,因为一线教师毕竟不是专家。在学术研究的这个层面,一线教师存有高屋建瓴上的短板。
“语文”科目,从字面上看,就是语言文字,这二者就是一个整体。
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伟大文字,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方法。”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们作为语文老师的使命,往广度上看就是积极推动乡村学校的持续发展。
那孩子们如何在轻唱浅吟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答案就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
其中解读名家文本的关键词句就值得师生深入探寻。
如朱自清的《春》,“小草为什么是偷偷地钻出来”,这个“钻”可谓是神来之笔,有拟人的修辞手法,抛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好在哪里?还比如“像母亲的手抚摸你的脸”,特别有画面感,犹如春天就是一个姑娘,春风所到之处充满了温暖。滋养着整个大地的生命万物……
除了解读文本的语言文字,与此同时同样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们常说教学需要前沿的理论指导,有一种指导叫做“超前一公里研究,最后一公里落实”。最后的一公里如何去落实,比如良好的读书方法,如何指导留守儿童因地制宜运用,这是最关键的,如果光有先进的理论,不能结合我们教学实践开展运用,无疑是断层的。
以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适合学生阅读,这本名著阅读蕴藏的考点很多。作为语文老师,不妨借鉴读书笔记的方式,指导学生来坚持写一写,少则二三百字,多则五六百字左右,通过写,促进孩子阅读,让其思维有灵动性,激活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写做就不会无从下笔。为了学生能长期坚持写,可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比如,定期召开读书会,有分享者、点评员、记录者等,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阅读蔚然成风,我想就是学习语言运用的最佳方式。彰显出我们语文老师的价值就在于科学引领!
以“语言运用”为切入口,尝试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发散性学习语文,让我们的孩子爱上语文学习,就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