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戏剧或者是具体到《 李家村》戏剧都没什么了解,潜意识里觉得戏剧之类的好像都是中老年人喜欢看的,年轻人不感兴趣,对于其表现形式也没什么了解。
但昨天在只有河南看完《 李家村》之后,极大地扭转了我这个粗浅的想法。
这部剧的背景是这样的:1942年,当时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1938年蒋为了迟滞日军的进攻,用阻敌1千自损10万的代价炸开了郑州城北的花园口黄河大坝。豫东南一带万里平川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适合耕种的沃土,哺育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流域文明。但洪水一来造成了80万人溺亡、数百万人受灾,土地数年无人种植。内忧外患多种因素的结合之下,造成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饿死者不计其数,其惨状老一代人不忍回忆。
这个剧不是像我们以往看戏剧或者看电影一样,上边是舞台,下边是观众。而是完全沉浸式的呈现。伴随着昏暗的灯光,穿过了村中起伏曲折的小路,路过几户残垣断壁的农家,就好像走进了20世纪40年代的河南农村,观众成为了当时的历史见证者。
第一幕戏就落在了一户农家的院子里,饱受饥饿煎熬的农家小子用偷来的一个小女孩换了5斤口粮,但其父宁愿挨饿也不愿做此伤天害理之事,反映了当时河南农民朴素的价值观。
随后观众跟随场景的切换来到村中的一片场地,各家各户的饥民聚集于此幻想着馒头、灌汤包、烩面、大肘子的美味。在外当差的李家村村民李十一用个人的牺牲为村民弄来了几袋粮食(其实是种子)。当李十一的哥哥看到弟弟的血衣,知道了弟弟的死讯后,悲伤过度发疯了。村民也不忍吃十一的人血粮食。
一边是忍受了不知道多少天的饥额,一边是现成的粮食种子。如何抉择?
最终李家村的老一代村民做了这样一个悲壮的决定:60岁以上的老人上山集体饿死,把这些种子、把生的希望留给村里的年轻人。
那是人世间生离死别的决绝,那是父母与子女肝肠寸断的别离,那是从此阴阳两隔的最终告别。
但李家村的老人走的异常坚决,异常果断,在狂风暴雪中渐行渐远...
此处非常压抑。
先抑后扬,第三幕来到了另外一个场景。可能是解放以后,也可能是改革开放以后。初夏的李家村迎来了小麦的大丰收,孩子们在小麦堆儿里尽情玩耍,大人们拿起木铲迎风扬麦,金黄的麦粒漫天飞舞,大家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大馒头。
此时李家村山上舍己为后的先辈们仿佛正在注视着这个丰收的场面。
这里有很多感情难以表达。
1942-2021。80年,恍如隔世。80年,是很多人的一辈子。但在我们5000年悠悠华夏文明中,80年不长,甚至有些当时的亲历者还在世。
我们告别忍饥挨饿的日子并不久。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