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咦,简书的各位朋友大家好呀,我又来给大家更文了。其实我现在觉得写文章就是在一点点的记录自己的生活,以我们的未知的生活遭遇和我们想象的生活场景的各方面的因素来描绘我们的人生小说。
今天我和多年不见的书友约起见面,书友也是我小学我和闺蜜一次绝交期间偶然认识的,她这个人坦率但单纯,看破很多事情但是大多时候还是选择沉默寡言。
书友说好长时间不见我,有一丝陌生感,当她听说我在强撑着去跳舞的时候,数落我自己不会爱惜自己,就知道给自己找苦吃。
当我们逛街的时候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我们碰到了我的高中同班暧昧的男同学 。尴尬的是什么呢,是我和男同学本来就默契的想着假装不认识对方。
特别无奈的是我的书友看过我的毕业同学照呀,她还记性特别好(其实是我那个男同学长得特别容易唤起记忆的那种略高颜值),我的书友一看见就拼命摇着我的胳膊,她也看不出来我想要强装傻瓜的模样。
男同学也看到了我们两个的异常,他本来想说什么,又好像被我一个眼神硬生生给怼了回去。
后来那男同学一脸尴尬的样子,就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其实那时候我的心里说实话,有点小小的失落感。
我的书友很奇怪,老是就在那个话题周围边界线打转的,我又不好意思。我问每次问到我都会忽略掉,但是那一天并没有阻止她好胜的好奇心。
其实这是一种可能是我人际交往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吧,跟我只有几年的同学情对我又有一点误解的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都会选择不认识我。因为的确我没有足够优秀,让那些人主动愿意跟随我,或者与我成为好朋友。
但是站在这么多年的角度在我经历过这么多事情的样子的情况下,我反而觉得不认识是一种尊重,而不是以前的忽略。
我们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陌生。如果不学会陌生,总有一天你会觉得身边的人都是那些泛泛之交,而真正真心的朋友这种普通的区域内分不清楚了。
其实又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我劝可能不是
大家毕业以后一定要记得自己的同学,那样生活的太累了,也许他能成为以后你的人脉可是人脉仅仅可以用朋友圈一个赞,电话本里一个名字,随便节日的问候,可以建立起来,如果太费心思老是想着见面怎么热情的打招呼,寒暄的问家常理短的话。
我们应该学会陌生,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区分到底谁是真心,而谁是我们在生活上过面子的朋友。
我高中毕业后第一件事情不说大家去所谓的同学聚会,而是跟我高中最好的那个朋友去吃了顿饭,最后一句话是有机会再见,没机会也不要互删微信,就淡淡的躺在别人的朋友圈,也是一种尊重。
我们应该学会陌生,不是因为那个人有多不好,也不是因为你对他有多大的意见,而是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要过的生活轨迹。一旦我们的朋友多了,权衡利弊多了,难免会打乱自己原本的生活节奏。
我最后是这么回答我的书友的:“不是我们两个装作陌生人,而是我们知道现在的我们还熟悉一点点。
但是已经从熟悉要慢慢走向陌生了,如果这时候在热络热情的话,反而会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幻想。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要过,至于回忆完全可以放在同学会当做一种谈笑风生的态度。
至于其他的场合如果两个人选择默契聊天,那无可厚非。如果两个人对不上眼气场不合,那选择自我躲避装作不认识,不熟悉,那也无法挑出一点错处,因为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我们应该学会陌生,在指定的场合散发指定的情绪,在特定的场合或大多数情况要保持优雅的姿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