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类的书几乎都在传递一个理念:学着好好说话!有些是学着跟朋友说,有些是跟家人说,更多的是跟孩子说....这本书也不例外,重点是与孩子的交流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中国的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把孩子放在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书中两个同样遭遇的孩子,却因为语言环境的不同,有着如此大的差别,这在我们身边似乎也很常见。
书中提到一句话:父母语言的丰富性,复杂性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就好比称赞,我们总说“你好棒”,无论多大的进步或多小的进步甚至没有进步,我们都用这句话来搪塞孩子,时间久了,这样的称赞就没有作用,正确运用称赞是关键!
比如儿子看到车窗上的雨滑落就说“妈妈,好像彩虹啊”,我没有直接说你真聪明,因为这跟聪明真的不相关,我说“你的想法让我惊喜”孩子露出来满意的笑容!
走在路上,看到叶子飘落,儿子说“花落知多少”,我说“你的联想真贴切”,孩子的眼中充满了更多的探索!
当然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它也有实操的方法,3T原则是至宝!
我最喜欢,用的最多的就是第三个T—轮流谈话,要做到这个原则很简单,不要把自己当专家!不要觉得我们懂得比孩子多,不要觉得我们知道的都是对的,不要总说我们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的办法比我们多!
昨天儿子穿拖鞋在家里走的时候摔了一跤,然后娃爹就告诉孩子以后不要穿拖鞋跑了,要换成鞋子,可是孩子并不认同,于是两人就争锋相对,爸爸说“你昨天摔了忘了吗?皮都破了,再摔一跤摔坏了怎么办?....”可是孩子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我换了这里的轮流谈话原则:
“儿子,你摔破皮了吗?那肯定很疼!妈妈吹吹”
“这点不算什么的,不疼了”
“妈妈最怕看到你受伤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走路少摔跤啊”
“增加摩擦力就可以啊”(这里让我很惊讶,我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学了这个词)
“这个办法真不错,我们试一下,妈妈也学学,你觉得哪双鞋子的摩擦力大呢?”
(孩子拿了一双他爸想让他穿的鞋子)
“你能示范一下摩擦力是怎么让我们不摔跤的吗?”
“当然可以啊?”
(于是孩子就在楼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孩子真的比谁都知道摔一跤是疼的,所以他一定会比我们还会保护自己)
于是孩子很开心地穿上鞋子了,目地达到了,而且还有意外收获!
父母的语言,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很开心的是孩子的爹也在学着说正确的语言了,因为他看到我运用正确的语言解决了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不止一次读这本书,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书读百遍,百变不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