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情况
3月完成课时共9课,总时长18小时,应出勤36人/课,因病、因事请假共计58人次,出勤率82%。
二、课程情况
1,恢复性训练
经过漫长的停训与假期,我们终于迎来了规律性的出勤。除部分比赛的孩子之外,大部分孩子经历了两个多月的休息,无论是从体能还是手感上,都生疏了一大截。
在最初的两周训练中,我们已全场的运球上篮与奔跑、小力量等为主,先恢复孩子们的肌肉、肺活量,再恢复手感、球感。让孩子们逐渐找到感觉,适应训练。
在后两周的训练中,A组的孩子以半场突破的脚步、重心、蹬地为主,让孩子们练习了交叉步急停以及接球突破的基本动作;B组的孩子继续进行行进间运球的带球能力、四项基本运球的熟悉程度等训练。
通过这一个月的恢复磨合,孩子们的身体及球感基本恢复到停训前的80%。
2,考核安排
清明节过后,我们会进行逐梦队组队后的最后一次集体考核(往后的淘汰与招纳,不会再以集体方式大批量进行,只会以单独的退出与吸收入队形式)。本次考核内容依旧为三步上篮,但标准不再是步伐及用手的正确性,而是考核在三步上篮中,运球与起步以及最后出手的流畅性,包括最后的命中率(但不以命中率的高低作为淘汰标准,命中率只是作为参考,动作的流畅性、准确性才是考核的重要指标)。
本次考核将会为最后逐梦队参加小学阶段的最高年龄级别的比赛(U12),确定最初的名单。这次考核也会淘汰至少三分之一的队员,最终只留下二十几名,开展下一步计划性更强、训练内容更集中的课程练习。请各位队员及家长知晓并悉心准备,考核时间定下来后会提前通知大家。
三、下一步训练计划
相信在今后的训练中,我们不会再出现长时间的停课了,那么计划的第一步会把孩子们的小肌肉群力量以及奔跑能力先提上日程,除了蒋老师带领的体能以及小力量训练之外,全场快攻、传接球、传切、突分等训练,都会成为今后训练的重点。
4月的训练我们主要解决半场的突破分球以及全场的传球上篮。因为在考核过后我们的训练人数会减少,全场的利用率会更高,效果更好,科目的衔接也会更快。在增加个人能力的基础上,也会一步一步加强二三人之间的配合,最终过渡到五人战术。
四、教练感悟
不得不感慨比赛带给孩子们的收获,真的是太巨大了,虽然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报名,但参加的孩子回来后,会交流比赛中的情况,也会在训练中起到引领作用,即使是对没报名的孩子,也是种触动。
更不要说经历了大赛后,参加过正式的比赛,孩子们对于球场的理解,对于每次基本功训练,为什么这么做,是结合场上的哪一个情况来用,都有了更加清晰的意识。像往常我们练习,有些基本动作我怎么说怎么不改,现在不用我说,最明显的就是低重心保护球,再也不用我天天喊了,自己自然而然的知道:“我再不这么练,又得让防守人抢跑了。”这就是成长,并且是自发的,内在动力驱使的成长,也是孩子们通过学习自我总结出来的。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成长,所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惊心动魄的绝杀,都是这一件件一点点的积累。
在3月刚上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我告诉大家这个作业不用交给我,你自己完成就好了。我让他们每人找一个目标,本队的队员中你最想超过哪一个。这个人不要跟你差距太大,比你厉害一点点就好了,然后定下了目标,那么他每次怎么练习,他运100下,你要超过他,你就得运200下,他在认真听教练讲话,努力完成新动作,那你就也要跟他一样,甚至比他先做会新动作。然后给自己定个时间,一个学期还是一年,我要比他打得好,我要在对抗中或者在一打一中赢了他。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去以至少一个学期的时间来鞭策自己,并且延迟等待这个结果。
我不知道孩子们都想到了谁,少数几个孩子告诉我了,但我都没有问,家长们如果有时间,可以旁敲侧击地问问,也顺便适当提醒孩子,不需要过度用力,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目标,我们适当帮助就好。最后不管他是否完成,最起码在最初的制定和前两个月的时候,他是认真的,努力的,这就已经很好了。
我也期待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后,看到每一个孩子飞速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