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393702/95ab1a55444166df.jpg)
如何知人,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让我们回顾一下古人圣贤是如何认识一个人的?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论述知人的问题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
先秦时期的李克,就如何考察人时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而孔子则明确提出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方法和原则:即从一个人日常的言行喜好及情绪反应来考察其人品才能。就是说要了解这个人在生活中的交往与心性:与谁为友,为人处世 的方法,内心涵养境界,安身立命的态度和评判是非的准则。也就是说,他的识见、心态、精神决定着他的人品。
当然,古之善观人者,还将“委之以利,以观其节;乘之以猝,以观其量;伺之以独,以观其守;惧之以敌,以观其气。”如此,这个人还能有什么可以隐藏得了的呢?
这些古人的识人智慧,我们是否可以学习借用呢,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何不能,我以为今人当比古人做的更好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