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相濡以沫的爱情
“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钱钟书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这是本书的经典句子。相比平平淡淡的爱情,其实我更喜欢有些惊心动魄的或者说感动天地的爱情,但其实,哪个家庭不是柴米油盐,哪个家庭不是生老病死,又有哪个家庭不是一日三餐每日的琐事呢。
作者在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一家三口的故事,读后,我的感觉就是,他们是那种心灵相通的夫妻,我最喜欢书的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多数都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如钱钟书每日必喝的牛奶红茶般,淡淡的,又有些滋味,我仿佛可以看见先生在橱柜里看着那些茶,回忆着钱钟书在家看书的种种,看似平淡却是浓浓的爱意跃然纸上。“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我第一次去他家。未来的婆婆对我进行了考核。第一就是让我出去买白糖说做“拔丝地瓜”,我反问:“哪儿有卖白糖的啊,我们家白糖都是发的,根本买不到的。”把他弄得很尴尬。第二就是让我炒菜,我其实根本就不会,但是我知道先放油再放葱花,结果葱花都是黑色的。第三就是洗碗擦桌子,婆婆可能实在忍不住了,问我怎么擦桌子,我说哪有东西擦哪。然后她说你侧面看一下桌子,我一看,这一块那一块的,怎么了?干了不就好了嘛。
然后我考核不及格,人家里反对。当他跟我说的时候,我还挺纳闷的呢,但是他喜欢,所以,婆婆也只有接纳我了。
其实公公婆婆是那种典型的知识分子,我几乎没见过他们吵架,公公是省党史界的学术带头人,我只记得我总是帮助他给学生和他带的研究生批卷子,概念、选择题和判断对错,也就是那时候,我也跟着学了很多党史知识。婆婆给我讲了很多他们以前的故事。
他们在图书馆相识,公公特别爱读书,婆婆是在省图工作,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其实单从外形上看,公公是那种高大帅气的东北男子,而婆婆稍显得矮了些,并且属于相貌很平常的女子,但是长期图书馆的工作和大量的阅读,使婆婆看起来端庄大方,在那个年代,婆婆说是她主动提出来的,我相当佩服她的勇气了。
再从家庭来讲,公公家条件就很一般了,但是骨子里爱学习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在上大学前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婆婆一等就是四年,没有丝毫的改变。他们订婚了,婆婆说,公公拿了一个红缎子面的小盒子,她可激动了,然后公公一本正经地说,因为看书学习加上有眼疾,他的视力每况愈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这个盒子里是一把指甲刀,如果你愿意帮我剪一辈子脚趾甲,我们就订婚吧。
婆婆说她实在是没想到,但是打开那个盒子,眼泪就止不住了,她紧紧攥着那个小盒子说:“我愿意。”她拿出那个小盒子给我看,是一把“双剑”牌的指甲刀,已经锈迹斑斑了,但依然保存的很好。
他们结婚了,他们也经历了那些“非常”的岁月,在那些日子里,心中都有信念才能坚持住,他们的爱丝毫没有动摇过。他们现在每人一个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公公专业书多一些,婆婆喜欢读世界名著,尽管她几乎都读过,但是还是重新买了新版的好多书。到现在公公偶尔还会写些诗歌发表,而婆婆是他第一个听众,帮助他修改投寄。
婆婆经常会讲笑话,通常会把我逗得前仰后合的,总之觉得婆婆比我妈妈有趣。
也许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都是相濡以沫,都是爱意满满的吧。祝福我的公公婆婆健康,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