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内在潜意识的资源源源不断地往外冒,有点儿超过了身体的承载能力,又没有合适的外在客体去承载,浑身不得劲。于是也就只能在昨天已经跑完十公里,今天凌晨又去跑了二十公里累的身体筋疲力尽才罢了。
甚至跑步回来,送完孩子上学后,还接了一个心理咨询依然感觉到轻松,内在涌动着一股剧烈的力量排山倒海的袭来。按照原来的模式,这时候我一般会去找个外在客体去互动,在互动中这股力量就被庖丁解牛了。或者就直接喝大酒,喝醉了之后把潜意识涌动的力量一股脑的借着酒劲发泄出来,睡上一大觉,也就舒坦了。前一种方式,还是借助外在客体融化这股力量,而后一种方式充满着破坏力。
记得,我刚刚意识到要从对他人的依赖中抽离出来时,在两个月前的一个下午也是在家里躺了一个下午,浑身上下沉重难耐。就像一个强烈的戒断反应。如今,我因为自己的觉察,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个安全客体的模式,并内化在自己的身体里面,形成自我循环,推倒思维的障碍墙。我知道这个过程是难耐的,是痛苦的,是煎熬的,但一旦熬过去我就成长了。
知识的学问是可以自己读书或者上网获取的,而关系的疗愈只能通过在关系中疗愈,因为关系的体验无法通过知识结构而获取。就像获取一见钟情的体验,你看汗牛充栋一箩筐的恋爱宝典都没用,最重要的是眼前那个让你一亮的美丽姑娘,她是关系互动中的外部客体。这个客体也是内在客体我的投射——我们只能看见我们心里面有的美,只能感受到心里面熟悉的感觉,只不过这个感觉是有不安全到安全的量变到质变的——不安全的客体让我们在关系里纠缠,安全的客体让我们在关系里疗愈。此处就是在安全客体的镜映下,把他的模式内化在身体里面,最终形成自我循环。
这就是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内化。
第一个阶段是依从。最开始,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充满矛盾与冲突,但冥冥之中,你总觉得自己内心很痛苦,但对面有一个人他看上去不痛苦。这时候你开始对他产生好奇,开始近距离的接触他,开始找他做心理咨询。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心理咨询后,你发现他非常稳定的在那里,坚如磐石,这时候你向往他的状态,这就是建立依从性的开始。
第二个阶段是认同。随着咨询的继续发展,你开始认同咨询师的一些通透性和思维方式,你感觉他自所以心理不冲突是拥有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这个阶段就是认同。
第三个阶段是内化。再继续咨询,你跟咨询师互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你开始注意到咨询师之所以内在稳定,是因为他拥有一套自我循环的方法,就像洪七公左右手互搏,内在是自洽的。然后你开始模仿咨询师的某种内在模式,并尝试用在自己身上,学以致用,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形成自己灵活的面对现实问题的应对方式。这个过程就是内化。
最终形成新的生活态度的改变,也即是人格结构的改变,稳稳当当了。这个过程下来,自己是没法完成改变的,就像没法想象出从来没有吃过的味道,你想要知道西瓜的味道,你最好是放在嘴巴里品尝一下,每一个人对甜度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吃一块西瓜感觉到很甜,但有的人却还要在上面撒上一层白砂糖才能感觉到甜一样。每一个人对甜感的体验是不同的,但追求甜感的态度都是值得鼓励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体验那个甜,并进行不同方法的调整。
就像我原来看那个澳大利亚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为什么他没有腿没有胳膊,比我们这些有腿有胳膊的人还要自洽和自由。我当时不懂,在之后也困惑了许多年,我不知道我的脑袋里到底被什么限制住了,那是怎样的一堵墙?
现在我明白了,我被自己人为制造的规则限制住了。我总是用自己狭隘的认知去揣度尼克的生活适从性,我以为没有胳膊没法写字,没有腿无法行走,我无法享受这个世界上的美好。可是什么是美好呢?美好也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每一个人体会到的美好是非常不同的,每一个人对美好的定义也是非常不同的。就像前面说那个品尝西瓜的甜,有的人直接吃就觉得西瓜很甜,但有的人却还要放上几勺子白砂糖一样。难道放白砂糖的那位就一定是错的吗?!
如果再往前走一步说,这世界有对错吗?有美丑吗?有善恶吗?你怎么就知道尼克用没有手臂的嘴巴品尝的西瓜就一定没有你的那块甜?你怎么就知道他没有腿就不能行走全世界?实际上,我们是被藏在思维里的墙给障碍住了,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
但有一个部分,我们是明了的,就是有的人他没有被障碍住,他依然洒脱,他依然自由,他依然开放着享受着这世界的美好。
至少,我们可以保持对他的好奇,保持对他的探索,保持对他的互动,在关系里觉察,在关系里疗愈,在关系里推倒思维的障碍墙。
当下的我在连续跑了三十公里之后,依然感觉疲惫,我知道这正是在推倒思维的障碍墙的时刻。我正在发生着蜕变。
我也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就是尝试不去思考构思,要怎么写,而是感觉它是什么,并把这种感觉写出来。感觉是什么,体验是什么,而不是总去问为什么。就像我今天在床上躺了一个小时,尽管身体很难受,很沉重,很虚脱,但我依然保持着兴奋。于是我把这感觉写下来,正在经历着蜕变,是为纪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