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259857/47be158d6d42cd68.jpg)
牺牲在江北县的第一位烈士——黄华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59857/6ecbd127f2b12216.jpg)
文│区委党史研究室 撰稿:杨山山 审核:杨永洪 刘佑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59857/4cd98a134e13b6b9.jpg)
江北县立中学旧址
1934年12月7日午后,江北县城大街,军警戒备森严。不远处,一辆刑车驶来。刑车上押着一位神情自若的女青年,她双手虽被反绑,但仍挺胸昂首。当刑车行至人群处,她不断高呼:“打倒国民党!”“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阵阵呼声,穿过江北大街,划破无垠长空。残暴的敌人惊慌失措,为了制止女青年呼喊,用刺刀乱刺她的双腿,一时血流如注。只见女青年依然高呼口号,毫无惧色。敌人又狠毒地将铁制咬牙棒猛塞进她的口中,女青年忍着剧痛,仍喃喃骂不绝口。这时,刑车猛地加快,停在了江北永平门外沙咀。几声枪响,一位顽强斗争、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倒在了血泊中。这位英勇的烈士名叫黄华清,这一年,她仅20岁。
立志做一个新女性
黄华清,原名黄星元,化名华清、华溪、碧溪,1914年出生于贵州省赤水县城。因是码头工人黄天奎的幺女,亲友多称“黄幺女”。自赤水县立女子小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黄华清几乎辍学,幸得亲友资助和校长李溪名、教员傅凤衍鼓励,于1929年升入赤水县立女子中学。
在女子中学,黄华清除刻苦用功学习外,常与黄振华、王文端、陈芳型等进步同学来往。通过黄振华的关系,黄华清认识了当时中共赤(水)、合(江)特支书记梁业广,并经教育和培养,于1929年加入了少共(全称为“中国少年共产党”,共青团的前身)团组织。此后,黄华清更加积极地参加党所领导的各种革命活动。她与同学们广交朋友,宣传革命的道理,并说:“我立志做一个新女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华清受语文老师段雪笙(曾任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团结一致,抗日必胜》演说启发,参加了由段雪笙倡导并配合中共赤合特支举办的“流波社”(读书会)。她还经常出入当时赤水的进步书店——之江书店,购买和阅读进步书籍,逐步提高了对马列主义的认识和抗日救国的觉悟。
17岁的黄华清,体形壮实高大,秉性刚直豪爽,貌似男儿,同学们给她取了个“黄大块”的绰号。她不畏强暴,敢作敢为,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她经常在同学中广为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思想,有时利用晚上自习课的时间,秘密地写、印革命标语和传单,领导同学在校外散发和张贴。通过这些形式,发动并组织同学和部分社会女青年参加进步活动。
临危仍坚持活动
由于黄华清在街头宣传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痛斥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军阀的种种暴行,引起了赤水军阀和地方当局的注意,他们向女中施加压力,黄华清被迫停学。在同学的掩护下,黄华清转移到赤水县复兴场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她组织妇女读书会,领导妇女秘密张贴标语和散发传单,并发展了一批少共团员。
1932年8月,为暂避危险,黄华清经同学刘大文介绍,与陈继先、刘大文一起到重庆大梁子王老师家当中医学徒。在这段时间里,黄华清坚持秘密刻写、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做些宣传革命的工作。年底,黄华清返回赤水,经介绍去合江尧坝张湾小学任教。
1933年2月,经吕万生、邓友清介绍,黄华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意志更加坚定,斗争更加努力。当时,赤水白色恐怖加剧,行道检查严密,关卡重重。为了完成任务,黄华清时而学生、时而农妇、时而女工、时而孕妇,孤身三回赤水,与中共特支书记杨大庸联系工作。由于她化装巧妙,均安全往返。
1933年3月至4月间,赤水、合江两地党组织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失去联系。6月,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派文功元(化名文化冰)前来清理党、团组织。由于黄华清不惧危险,继续在张湾小学及周围进行革命活动,文功元很快在尧坝与黄华清接上了关系,并通过黄华清的介绍,很快找到了梁业广、赵世咸等党团干部。黄华清还给党组织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情况和线索,使党团组织得以很快开展工作。同年10月,中共赤合特支分别在赤水、合江两地建立党团特别支部,黄华清担任少共合江特支书记。
1933年,赤水、合江一带大旱,赤水、复兴一带党团组织,发动农民开展反对恶霸豪绅的“铁板租”和“借口粮”斗争。黄华清等人带领张湾小学高年级学生组成的儿童团在尧坝、沙坎、新店一带宣传演讲,发动农民开展抗租、借口粮斗争,并在斗争中适时地发展了一批党团员。为了适应革命工作发展的需要,黄华清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更加勤奋、认真,不懂就向文功元等同志请教或与其他同志探讨,常向上级和老同志借阅书刊,如饥似渴地学习。
深入开展革命宣传
1934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调黄华清及周仲华(又名周芳跃,少共泸县中心县委宣传委员)到成都少共干训班学习。学习结束后,黄华清和周仲华都留在成都工作,黄华清任少共四川省委秘书,周仲华任少共四川省委视察员。不久,黄华清奉命到四川省叙永县工作。
黄华清在叙永期间,化名黄华溪,任叙永少共县委妇女委员,公开职业是叙永县女子职业学校教员。当时女子职业学校系半工半读,边读书边搞纺纱、织布。黄华清通过教学及纺织活动,在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少共团员,她与学生同甘共苦,对学生关怀备至,经常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深受学生爱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当时的学生罗素君回忆:黄华清人较高大、微胖、脸宽、短头发,黑黝黝的,像个农家姑娘。说话有口才,有演讲能力,富有感人的鼓动性。她为人宽厚善良,性情直爽。她衣着俭朴,意志力强,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她使我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痛苦深渊里得到搭救,是我们贫苦妇女亲如姐妹的好朋友,也是职校学生们最尊敬的好老师。
当年,因天旱,女子职业学校经费困难,学校推举黄华清为代表出面向县政府请求解决经费问题,反复多次,均遭当局拒绝。黄华清发动并组织全校教职员工,排队上街游行,到县政府请愿,同时在城内散发传单,迫使县政府给女子职业学校发大洋304元,斗争取得了胜利。
因叛徒出卖被捕遇害
1934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又将黄华清、周仲华调到一起,派到川东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地区开展工作,准备组织武装起义,迎接和配合工农红军战略转移。黄华清和周仲华途经重庆,因故在重庆暂留。
适逢南岸纱厂招收工人,黄华清便以临时粗纱工人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除在纱厂领导发动工人群众开展罢工斗争外,黄华清还与江北县立中学的进步学生苏克新、唐万成、赵伯文等建立了联系,指导他们阅读革命书刊。同时,她通知陈继先(化名杨廷贵)、刘大文到重庆,以开裁缝铺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不久,黄华清又与少共团员邓剑侠碰面。邓剑侠、陈继先、刘大文3人在江北县岳家沟赵家棺材铺二楼租了一间房子暂时住下。黄华清通过与3人的分别联系,指导开展活动。邓剑侠、陈继先、刘大文经常约集一些下苦力的孩子和青年妇女,在江北县汇川门外河沙坝上教写字,讲一些浅显的革命道理,宣传共产主义,后被敌人发觉,于1934年10月25日被抓捕。
10月底,周仲华在重庆偶遇叛变投敌分子向某(任江北地区清共委员),在向某的威胁利诱下叛变,无耻地出卖了黄华清。经过敌特的策划,周仲华约黄华清到岳家沟看望陈继先、刘大文(实际已被捕)。黄华清未察觉,随其前往。两人刚到岳家沟赵家棺材铺门前,早已潜伏于此的特务立即将黄华清逮捕。
黄华清被捕后,想立即设法通知她所联系的组织和同志,但被周仲华监视和敌人严密封锁,无法实现。江北中学苏克新等人,也遭江北清共委员会清查。由于得到了消息,进步书籍和革命歌曲等都已焚毁,敌人未得到任何证据,苏克新等仍被严密监视。
黄华清被关押在江北监狱女监。她常常鼓励监狱里的同志一定要坚持下去,与敌人作斗争,宁死也不向敌人投降。无论是酷刑,还是官职和金钱的诱惑,黄华清都软硬不屈。敌人恼羞成怒,对她进行了长期的刑讯逼供。敌人用尽了所有刑具,使尽了所有手段,都没能使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有丝毫的屈服,也没能从她口中得到半句有关党组织和党员的内部情况。无计可施的敌人,竟残忍地将黄华清杀害。
黄华清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青春绽放的20岁。她那蔑视敌人的浩然正气,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将长留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59857/eca8502d33f325b4.jpg)
黄华清牺牲地——江北城永平门
黄华清简介
黄华清,原名黄星元,化名华清、华溪、碧溪,1914年出生于贵州省赤水县城。1929年加入少共团组织,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少共合江特支书记、少共四川省委秘书、叙永少共县委妇女委员等职。1934年秋,在重庆开展革命活动,并与江北县立中学进步学生苏克新等建立了联系。10月底,因叛徒出卖被捕,坚贞不屈,于12月7日被公开枪杀于江北永平门外沙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