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孩子去幼儿园,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尽管幼儿园有小朋友,有很多玩具,有老师带着玩,可还是有孩子采取拒绝态度。
这不,今早上七点多,正是大人上班、孩子去幼儿园的时间。通往小区幼儿园离门口不远处的小路上,一个老人用自行车驮着个三四岁的男孩走来。那孩子鼻涕眼泪的糊满了脸,边哭边用那双小手歇斯底里的摇着自己的座椅、踢腾着双腿,使得姥爷或爷爷不能骑行,只能用脚踏着地艰难地握着车把手歪歪扭扭地前行。“自行车辐条可别蹩住孩子的脚!”,我多嘴道,看样子孩子是真的不愿去幼儿园!
到了幼儿园门口,姥爷(爷爷)把孩子抱下车,解放了的男孩撒丫子就往回跑,好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家长帮忙拦住了,否则多危险啊,穿过小路就是大路,那车水马龙的!
“孩子怎么这么不愿去幼儿园,甚至是排斥去呢?”,姥爷(爷爷)说,前几天还好,可昨天老师通知家长说,这孩子和小朋友打架了,肯定也训了他。原来如此!
是啊,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中,被家长宠溺惯了,哪能容得老师训呢!再说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不知道对错,大人们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变成优点,一味的训斥不仅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很有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让我想起N年前有位朋友曾给我诉说,孩子小学老师经常在班里公开批评孩子,甚至骂孩子是混蛋、将来肯定没出息,弄得孩子真的自暴自弃了。家长看着孩子每况愈下的学习成绩,得知真相后,为孩子转了学。结果,在新学校,孩子当了班长,成了三好学生。可见遇到无知的老师,对孩子的副作用该是多大!当然,这是个偏激的例子,现在的教学体制变了,那样的老师出现的几率少之甚少。
另外我想,上述男孩的家长也没能给孩子讲清道理,没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才出现了反感幼儿园的情况。
总之,上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不仅考验孩子、考验老师、考验家长,也是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配合。
网友评论
2.老师是幼儿园各类问题的调节剂和引路人。孩子们都犹如蜜糖一般被惯着,不是一两个人,家家户户都是。那么幼儿园里发生打架时,老师的处理就很重要。以我个人愚见,现在的老师不一定给出了最恰当的解答方法。父母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把情况告诉老师’,而现在更多的老师会直接说‘你再不听话,我们就让你回家见家长’。作业都不是布置给孩子的,都是给家长的。这是一段共同参与的成长见证,不是互相谈职责嗯问题,需要更多感情付出,在文中我觉得老师做得不够。
3.孩子是一张白纸,外界的给予和引导使他成长。我看到的孩子对上学的反应,是否前期对引导孩子上学做得就不够呢?学前教育是孩子走出家庭进入孩子群的预备,作为地球最智能的哺乳动物有着最多的成长阶段。这个孩子的表现似乎有成长值不足的情形。🤔
谢谢田姐分享,否则我也不能够通过读到到达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