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2.品读议论、抒情语段,体会多种抒情方式的表达效果。
3.关注事件叙述,理解直述和引述交替运用的作用。
课前准备:通过视频和文字资料介绍抗美援朝战争,身边的抗美援朝老兵;让学生结合课后第一题预习文章。
第一课时: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介绍作家,文题:通讯的特征;讲解重点字词。梳理概括文中表现战士们崇高的精神品质的事例:松骨峰战斗;烈火中救小孩;在防空洞与战士谈话。因为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了,所以,这一环节进行得很快。然后具体分析松骨峰战役,引导学生抓数字、动作等细节分析战士们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等体会战士们的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主要通过分析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和战士们在防空洞谈话分析战士们的精神品质。分析时,让学生们一个扮演记者,一个扮演战士。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回答问题时不是按照原文,比如在回答“你觉得苦吗?”这个问题时,有同学直接回答“不苦”;二是在回答问题时,说了一些口号式的话语,“为了祖国,我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等,这不符合他们淳朴谦逊的精神品质。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原文,一方面给学生们做出示范。通过分析,体会志愿军战士舍己救人、热爱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点一方面结合《纪念白求恩》,一方面出示《再见了,亲人》,感受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课时主要分析写法:通过赏析抒情(包括字里行间的深情和直接运用抒情性的语句)来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赞美之情。在这里,重点讲解呼告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不同位置的议论、抒情段,对表情达意和文章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分析了直述和引述的穿插运用,对于突出志愿军战士们冲高的精神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四课时,对整篇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并结合本单元的作文《学习抒情》,让学生进行作文仿写。首先明确,这篇文章除了学习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品质,还可以从写作方面来学习:例如:收尾呼应;通过典型事例体现人物不同方面的精神品质;每个事例后有议论、抒情段落进行总结和直接抒情;直述和引述的穿插运用;呼告、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然后对学生们上次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共性的优缺点,同时,让学生把本课学到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写一篇题为《谁是最_____的人》的作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