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欠你一份敬畏

作者: 追风筝的人y | 来源:发表于2024-03-30 20:29 被阅读0次

    欠散文一份敬畏!

    这份迟来的敬畏产生在两个月以前,这篇文也迟写了一个月,是自己认为一定要写的一篇心得。

    还算喜欢散文。平时也喜欢看简书里推文的散文,佩服简友的笔力,也就不自觉地反观自己之前写下的所谓的散文,也就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关于散文创作的书籍。某天碰到一本叫《散文课》的书,翻了一下目录被瞬间吸引,比之前看过的类似的书籍脉络更清晰更容易理解,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很感叹,写书可就要写得这样的明白易懂。

    自看完这本书以后,从前自己写下的所谓的散文和被推过文的所谓的散文,也就缺乏了重看一遍的勇气,不好意思再看第二遍。不过,就让它们摆在那里吧,算是纪念自己“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也作一份自己文字成长轨迹的见证。

    有很多人觉得散文只属于年轻时候情感的宣泄且无非是一些无病的呻吟罢了,自己一度也这样认为。还有很多人不喜欢散文,觉得平淡无味。大家喜欢故事,很刺激,有看头,特别是那种情节至上的小说,看得半夜都不愿意睡觉,类似于短视频。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小说和散文,那小说就是“动”,而散文则是“静”。骚动不是某一个人的“病”,而是整个时代的“症”。

    相对来说,静,很珍贵。冲着这份静,散文这种美文在功能上无可挑剔,因为是作者的真实情感流露,一种回忆性质的内容,早迈过了大喜大悲,作者娓娓道来,静静述说,读者阅读起来也不揪心,心情低落时阅读一篇,像是与老朋友叙旧,可以疏散心结,获得一份慰藉,又似一杯恬淡的下午茶,洗去劳累的心神,缓解诸多事物杂物所带来的压力。

    作家彭程说到:有哪一种文学样式,能够像散文这般便捷,直接纾解内心的积郁苦楚?它所受的限制最少,门槛之低,是得到公认的。小说要塑造人物形象,要有哪怕很简单的故事,诗歌要打造意象,锤炼韵律,只有散文,能够充分容纳形形色色的内容,能够灵活使用但又不依赖任何一种方式和手段。对于读者,可以随时进入,随时抽离、中断或接续。的确,没有不喜欢散文的理由。

    说说自己对散文曾经的误解:

    第一,在概念上的盲区正如作者所说,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散文似乎是把话说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技法,落笔成文嘛。这种说法其实是混淆了两种文体,即生活文体与文学文体。我们日常生活中写出来的文字,一般而言属于生活文体,与文学无关。学者提出,散文与小说一样,也是叙事作品,且需要众多的技巧与规则。这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陋识浅识。

    第二,分类上的窄识。一直以为散文就是写景的。读书的时候肯定老师肯定不是这样教的,不过,又有几人记住了呢,几年前学了《写作》,也全部还给老师了,为了写这篇文,刚刚翻开了几年前的笔记,才精准清晰了概念,即散文分为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叙事性散文类似于小说了,只是情节比较淡化,抒情应该就是写景了,哲理一般就是大作家阐发的对万事万物的思考了。

    第三,何为言之有物。这句话是相对于“无病呻吟”来说的,要言之有物。是的,你的散文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地方特色,名胜古迹,人生哲理,美的享受。那些有形的和形而上的东西,可不是一顿情绪的狂轰滥炸,也不是一己悲欢的展示厅,也不是个人才智是操练场。

    散文如此重量级,那《散文课》里作者是怎样脉络清晰又通俗易懂地给读者上课的?自己做了整整两页8k纸的笔记,心里也终于踏实了。

    梳理几个要点——

    其一,就散文的性质、特征加以了阐述,还具体分析了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散文最吸引的地方就是因为作家个性的不同,对人性、社会与自然的关注不同,也与作家的性格、文化、阅历、家世,成长环境相关,所以,每个作者所呈现的散文风格自然不一样,也就是,足不出户的读者同样能通过散文体验到各处的风土人情,这种体验跟看纪录片又有区别,能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所谓的原著党也包括这里吧。作者把散文与小说做了对比,散文是“我叙事”,不可以虚构(在我看来,这绝对是散文最大的魅力),小说是“他叙事”,可以虚构,我理解为“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

    其二,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散文。

    既然作者提出散文和小说一样,可以从叙事学中分析,这就令散文有了不一样的解读。我就是从这里找到了切入点,一口气把这本书看了两遍,做了长篇笔记。

    书中观点:散文也有显身叙述者,即第一人称,这是常用的写法。有第一就有第二,第二称是很奇怪的存在,但在某种语境的文章中却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不同的叙事角度和不同的叙述人称,会赋予文字不一样的味道,当然,也都有各自的长处和弊端。作者说,写散文,先把叙述问题弄清楚,自己这个题材适合采取什么样的叙述者,不要上来就是“我”,选择叙述者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还有第三人称,作者举了例《听听那冷雨》,如果换成“我”不用“他”,感觉完全不一样,味道大变。在这里,收获很大。

    既然有“显身”,那就有“隐身”。隐身,作者不介入,全文看不到一个“我”字,也就是直接展示,这种叙述写景,景物就直接呈现出来,叙事,事件就也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说,根据你的材料、情感、对象来决定你的叙述者采取什么形式,不要什么都是第一叙述者,什么都要现身。

    这点印象太深了。恰好昨天小孩看图写话就卡在了这里。画面上画了两个人在贴对联和福字,提示语是“画面中是什么传统节日?有什么人?在做什么?”我家小孩先写了一遍,用的“我”看见一个叔叔和他的孩子在贴对联......”我拿着他的作业,怎么读怎么别扭,小孩自己也迷糊了,这样的迷糊他偶尔会犯一次,不过,看了这本书的这个知识点,我就知道了他问题出在了哪里,随即带着他重写了一遍。一切正常且丝滑。太有意思了。

    其三,“叙述者解构”。

    这个名词很新鲜,至少对于我而言,就是写着写着,人称变了,“我”变成了“我们”,“我”变成了“你”,“你”又变回“我”。会有这样的情况吗?当然有,脑袋里装了这个概念,除了书中举的例子,我恰好又阅读到了另一位作家的作品,他分别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回忆了与自己岳母相处的过往,他的那篇文章的回忆部分的内容如果用第一人称直接拉下来,味道会变,他用了第二人称,自己对自己倾诉,自己跟自己聊天,我看了三遍,泪流满面。

    如果喜欢散文的友友恰好看到了这里,如果恰好你也不知道,那么在以后的阅读中你就可以留意,很有趣。

    其四,又出现了新名词——法度。即方法与规矩。

    散文的法度比如基本的叙事法,要领,清楚简洁。做到这点,可不简单,可不是啰嗦苍白言之无物,不拖泥带水,令人摸不着头脑,要记事有序,可顺序,倒叙,插叙,预叙。在叙述清楚简洁的基础上再贵远,含蓄和慰藉,再传神,再寄托,再境界。就不展开了。还有总结的三十二笔法,比如,结出点睛法,一字立骨法等。这些好像不难理解,还记得。

    作者总结很受用,他说,文章之妙在于作者的操作,你只对自己的文章负责,不用讨好别人,写出自己的好文章,不受别人的干扰。为老师点赞。

    当然,以上写出的几点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以上的内容是自己的盲区。今日补上了我的敬畏!如果哪怕只一位简友认为有用,我的这篇文就有价值,即便没有一人觉得有用,我依旧认为它有用。

    目前为止,自己满意的一篇散文是《成都之行|日子是一种了却》,也仅此一篇自己觉得可以称为真正的散文。

    我喜欢散文,喜欢静,能够静下来,很难得,这是自己的精神财富,我心领神会,也甘之如饴。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欠你一份敬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lq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