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笔记(185-190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笔记(185-190页)

作者: 河南张俊红 | 来源:发表于2022-03-24 09:40 被阅读0次

    对“交集点”的再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敏锐的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师不能平均化的处理教材,而应该抓住交集点来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交集点的重要性是依据其复杂程度依次降低的,交集点的概念倾向于客观交集点,更多的只教材中的一些可以更好的用于教学的部分,可以称之为兴趣点、兴奋点。

能够找出客观存在的交集点,这是高品质教学的前提,并不一定导向高品质的教学。

从学习的角度或者说经验建构的角度来说,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新的,有待解释的现象与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交集,这种交集或冲突使诞生或掌握新的概念的开始,或者说开拓了建构新概念的可能空间。

一个包含了丰富的因果关系的现象交集点,很有可能无法引起一个学生的认知兴奋。好的交集点,就是一个拓展出最新发展区的起点行为。

好的教学先创造出一个儿童认知与谢闲闲的教学点,然后开拓出一片这个领域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儿童借此接近这个领域的科学概念。

比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一匹出色的马》,课文内容讲述了我们一家四口去郊外散步,春天的景色很美,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妹妹有点累,走不动了,就央求妈妈抱她,妈妈拒绝了。妹妹就去又去让爸爸抱她回家,爸爸从地上捡起一根又细又长的柳条,对她说是一匹出色的马,让她骑着马回家。于是妹妹高兴的跑回了家。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抓住的交集点是:“课文中,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课文中写妹妹前后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她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思维课

什么是思维课?

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所谓思维课,就是生动的直接的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要让孩子生动的,直接的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的奥秘与神奇,大自然的丰富的变化。是孩子进最初思维的前提材料,是孩子真正进行思考的智力背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第二套大纲。

二是要引导孩子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性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就是说不但要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通过观察产生丰富的问题,对蕴涵在自然现象中的因果系进行初步的思考。

所谓具体思维,就是用形象色彩和音响来思维,思维还没有从内容中抽象出来,还在很难程度上停留于直观阶段,没有充分的念化和形式化。

思维课的误区:

一是将思维课当成一种新的课型。

二是将思维课当成旅游或课外活动。

相关文章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今天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时,魏智渊老师指出:我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使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达到自...

  • 2020-08-26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总结 ...

  • 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

    2020.11.2 第十、十一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预习题 新网师2020年秋学员第十、十一讲《苏霍姆林斯基教育...

  • 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核心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这个循环的动力系统的核心是“儿童的自尊心”,正是因为“儿...

  •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你学生爱学习的秘密在这里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全面而丰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博大而精深。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

  • 【学习】也谈教师专业性

    ——听《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环》第一讲有感 10月31日晚,在新网师钉钉群听完了冯美娣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循...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八次预习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八次作业内容 《家庭教育》:家长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 在《家长教育学》前言中,苏霍姆林斯...

  • 20220531读书笔记

    父母亲的爱是最好的家教 ——读苏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谈话之三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话之三---看看自己的精神...

  • 走进美好的人,享受美好的旅程

    李镇西老师的《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里,从始至终贯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由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滋润,李镇西老...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笔记(185-190页)

    对“交集点”的再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敏锐的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师不能平均化的处理教材,而应该抓住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读书笔记(185-190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sk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