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时光易逝,要认真的活一场。
悖论(bei lun):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第1节《全面认识世界》
1,“我们用非此即彼的观点看待每一件事情。不是加就是减,不是开就是关,不是黑的就是白,而且把现实分离,陷入无止境的非此即彼的争论中。简言之,我们分离的认识世界。”
当我们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观点,去看待世界的任何一件事时,都是把原本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忽略了事件本身的完整性和事件与其他事件存在的联系可能这种简单化,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件事情,但是,这种简单化,并不是事件的本来面貌或者全部面貌,这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我们分离的认识世界。
2,“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现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的割裂世界,而是靠即此即彼地拥抱世界,在一定的情况下,真理是表面对立事物的,似非而是的联系,如果我们想认识那一真理,我们必须学会把对立事物作为整体来拥抱。”
其实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我们不能割裂的看正面而不顾及反面,我们要学会把事物的正反面当作一个整体看待,这样才能让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就像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某一件事,我们不能够凭单一方面去对学生进行评判,而应该结合多面性来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过程中还原事情的本质,不至于被我们偏移。
第2节《当事物陷于分离》
“悖论的两极与电池的两极相似,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他们就会产生生活的能量,把它们分离,电流就会停止。”
“我们对孤独和群体的需求是一样的,这两种需求彼此对立,构成了一对很大的矛盾,一旦被拆开分离,原本都赋予生命活力的两种存在状态,就蜕变为无生气的幽灵。”
就像作者所说的电池两极一样,我们人的孤独和群体,就像电池的两极,只有他们对立统一,又相互连接,才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人是群居动物,人类之间的关系交往是带有社会属性的,当我们投入群体之中,我们就会在这些群体中找寻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当然,我们也需要孤独,我们需要进行自我沉寂,这样的孤独体验,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