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锁蛮有话说”,文责自负。)
小学,中学,大学,学海无边;
中考,高考,国考,考试上岸 。
有人说我国有五大发明:指南针,火药,火药,印刷术之外还要加上考试。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1910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考试”条说:“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据公元前1115年的记载,以及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的定期考核。据公元前2200年的记载。”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尚书》中有“试可乃已”、“试不可用”,“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等记载,《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有关科举的论著而来,而这些论著的说法又是根据《尚书》的记载而来。
几千年的考试延续到今天,其制度之成熟,方案之完善,流程之细化,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如文章开头的那副对联所讲:
小学,中学,大学,学海无边;
中考,高考,国考,考试上岸 。
每个读书人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学校考试自不必说,找工作“逢进必考”常态化,也是维护公平公正的一种有效方式。
但是,工作之后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考试。
现在很多地方和学校让教师每年或每学期参加考试,美其名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有的学校甚至搞个师生同考一张试卷,更有甚者,让学生监考,如图所示。让教师参加考试就能提高专业素质?让学生监考是羞辱教师还是提高素养?
这个话题有点闹心,按下不表。
前些年倡导素质教育的时候,一大批专家应运而生,把素质教育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应试教育该千刀万剐。这么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没人说了,当初那些专家玩尽各种花活之后转型成了考试专家。他们说考试也是素质之一,呵呵,专家们就是能说会道,能把稻草说成金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优质大学相对又比较少,想进入985、211等优质高校的学生太多了,想当公务员的人就更多了!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只有考试。
目前而言,没有比考试更公平的选拔方式了。正因为如此,虽然没有人喜欢考试,但谁也不能提出一个更合理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正因为有了考试,普通百姓的子女才可以笑傲江湖;
正因为有了考试,二代们才不至于挤占那些优质资源和岗位;
正因为有了考试,寒门子弟才有了出头之日。
回想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班级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干部工人子女,一种是农农民子女。
干部工人子女可以招工、招干,他们只需要参加一个考试基本就可以参加工作了,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顶替父母去工作;而农民子女就基本上没有选择余地,要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鲤鱼跳龙门,从此由农村户籍变为城镇户籍,吃商品粮,拿国家工资;但是走过独木桥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高中毕业之后回家修理地球。那个年月,对于农民子女而言,竞争机会好像只有高考。
时光荏苒,户籍现在仅仅成为一个填表所需要的名词之一,无论什么户籍,只要满足基本条件,均可以和所有人一样进入理想的大学,成为优质公司的员工,享受优质资源。
所以,到目前为止,考试是最公平最公正的选拔方式,只是如何考,考什么,怎么样正确面对考试成绩,需要认真探讨,但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