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一起成长,这句话从第一次怀孕就知道,也买了那本书,生老大看,生老二还看,但似乎从来没有看懂过书中的内容。字都认识,那句话的意义完全GET 不到,但自从小溪开始上小学,突然就明白了一起成长的意义。
前几天,听了樊登读书,讲到 终身成长,不管教的勇气,父母的语言,你是孩子最好玩具等,发现自己做错那么多,也突然明白自己成长中的困惑。
前天因为写作业对王溪发脾气,他有些委屈的哭了,当我意识到自己犯错,需要理解她的感受时,我问他,是不是你觉得很委屈,她竟嚎啕大哭,然后她开始细数了那些我们无意识的言语和行为对她造成的伤害,那晚,她哭了很凶,我听着她委屈也哭的很凶。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她听到我和爸爸对她叹气,他从我们的叹气中感到失望,然后自责,委屈。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那声叹气对她伤害有多大。
终身成长提到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和固定型。 固定型思维模式,对自己能力评估非好即坏;会极力掩饰自己的不足;会将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成一种身份;认为如果需要付出努力,就说明自己不擅长此事;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对错。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能力可以培养,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自己;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能力,不会对失败下定义,只是认为失败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高度关注提高知识水平的信息;
我是在回家路上听得这段内容的,听到的瞬间睡意全无,突然明白了很多,我的成长过程就是太过在乎别人的目光。学习的动力,可能只是回报父母,努力符合别人的赞赏,不曾真的热爱过学习,不曾为自己学习过。后来,这种动力被压力压下,我就完全迷茫了。
现在我把这些告诉自己也告诉小溪,然后一同成长!
而爸爸的成长是我意想不到的快,他的耐心突然暴增,进家委会,处理各种琐事,关注小溪的学习,每晚都陪这小溪学习,也开导我,了解我的感受。
开学两周,虽然我们还处在被动的感觉,到会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