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最近连续聘用了数个应届毕业生,结果都没干多久就走了。原因不一,有说考虑来去还是想要继续考研,有说父母想要让她回老家,有说工作压力太大挤地铁好辛苦,还有的说在深圳压力太大了,看看能否找个轻松一点工资高一点的工作……
据《倍智人才研究院2016年度应届生能力画像白皮书》整理,通常我们社会整体的年流失率在18%左右,而2016年应届生入职第一年的离职率高达24.8%,高出了平均值6.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应届生就有1个应届生在一年工作时间后选择跳槽。
应届生第一年离职率为啥这么高?
我认为职场身份的转化和适应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在大学四年里更多是抱着“享受大学生活”的态度渡过的,绝少同学是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进行职业尝试,最终选择职业方向。因此一毕业即使没有失业,找到了工作,也对自己职业发展感到迷茫,把应届生把第一年当成职业尝试的比率就会大很多,于是就通过不断辞职来试错。
前几天带女儿去必胜客吃饭,服务我们的小姐姐非常有耐心,非常细心地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于是询问她是不是大学生来实习的,她居然回答还是高中生,今年升高三!我吃惊的是,别的孩子都在奋力准备高考,拼命刷题,准备利用高三前的暑假“弯道超车”的时候,她选择来必胜客打暑期工。女儿说这个姐姐看起来不像17岁,而像二十多岁的大学生。确实女孩的职业精神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有朋友评论说,估计是因为家庭条件太差,所以不得不暑假还来打工。即使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在青春时期的职业探索,一定能给这个孩子更多职业素养的积累,即使因为打暑期让高考成绩受到影响,从人生这个角度而言,她一定会有更多的收益。更何况,感受到职场的艰辛,说不定更能激发她学习的动力,能够让她事半功倍地进入备考状态呢。
西方国家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的社会实践要求,促使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打工,从送报纸割草坪开始,积累的这些工作经验,会为孩子尽早思考自己职业道路做好准备。
反思中国,高考指挥棒让年轻人无法把成长时间匀给职业探索和职业实践。大家都在走在不断追求更好的初中更好的高中更好的大学这条路上,无法分身。有远见的家庭,也会在学业之余为孩子腾出时间,更好地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去提早规划和做尝试,因为17岁的职业探索,可以受益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