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是需要智力门槛才能理解的,当然,这个所谓门槛也就是正常的智力结构、对社会的正常认知、对影像文本能够简单理解而已。很不幸的是从《疯狂的外星人》在一些网站中的得分和差评来看,这个门槛在巨婴眼中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围墙,对他们来说这座墙的背后充满了可怕的精神污染和难以理解的土味科幻,某些爱心四溢的巨婴甚至能够通过片中黄渤抽打一个数字建模的猴儿形外星人看到剧组潜意识里存在的虐待狂倾向,即使是一个绿幕角色你们就能把它泡在酒里么?这是何等的残忍!继而认定人类的道德沦丧是世界败坏的根源,被毁灭也是应该的。面对这部分对全人类发出恶毒诅咒,大脑回路与情感缺失、看待事物非黑即白的奇怪东西,很容易唤起你对物种的多样性的赞叹。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用很多离谱的方式无数次击败了亡我之心不死的丑陋外星人。我们可以用即将退役的密苏里号一发入魂,可以用病毒让外星飞船瘫痪,可以用奇奇怪怪的机甲和外星怪物贴身肉搏,甚至用老旧金曲让火星人集体爆头。这一次,我们靠条件反射拯救世界。
《疯狂的外星人》就如同片中的世界公园一样,充满了暴躁的高科技外星人、美国特工的傲慢、俄式火拼的暴力美学、南美走私、两开花文化等等繁杂的元素与符号,但却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进行了不错的融合。在这个荒诞的维度里,宁浩让每个元素都一本正经的呈现却最终以滑稽的方式让他们成为笑话,外星人被香蕉和锣驯化、美国人一本正经的和猴儿建立外交,俄国人一言不合拔枪怒射却最终死的不明不白。比如那个美国大使馆外一本正经的隔离房,放在《降临》里就会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碰撞,在这里的最终目的则是让低配美队感受亚洲基因的味道。
在解构中国元素方面这种荒诞更是做到了极致,我们看着在酒桌上卖力讨好外星人的沈腾而哄堂大笑,笑的有多用力就证明你多了解这种酒文化的一切,甚至是亲身的参与者,只不过当时坐在首位的不是外星人罢了。当外星人被泡入坛中成为药酒之后更是对我源远流长养生文化的无情嘲讽,还有那个说粤语的黑人特工也是神来之笔,如此种种在这部电影中实在太多。当然有些地方也稍微有些用力,比如片尾美国人背着锣跳向非洲丛林就消解了前面虽然荒诞但是又逻辑可循的真实感,让美国人彻底变成了弱智。
能看出《疯狂的外星人》有些看似喧闹、脏兮兮的土味美学下有更深层次的批判与戏谑,对太多东西的嘲讽,不,或者说对所有自以为是的大人物、大机构的嘲讽。这是从《石头》开始就存在的小人物的不忿与蔑视。就算你是地产大鳄也拿不到一块石头,你是国际大盗也败在奸商的一尺绳索。《赛车》里台湾黑帮被煤气送上了天,凶狠的泰国毒枭被两个笨贼冻成了冰人。
宁浩肯定不是那种一出手便改写电影史的不世出的天才,但看他的电影甚至访谈都能感到那种才气的四溢,不是有些人有佳句无佳章的拼凑(此处不是特指韩导),他能够将那些充满创意的点子收束进电影而不失控,最终成为一个可看度极佳的电影工业制品,而一个合格的电影工业体系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只有当工业化碾压现在的古法制片我们才能和大洋彼岸叫板。我们的所谓大导演抬手便想讲述一个时代,中生代更愿意沉醉于给自己编织理想与幻想,年轻一代还在成功与失手的一浮一沉中徘徊,更有甚者想要打造从地表到外太空的xx宇宙,也许中国电影导演里想成为大师孤芳自赏的骄傲者太多,而靠商业类型片也能成功自我表达的则太少,可能也只有一个宁浩。这种成功是宁浩自身的天赋、对小人物敏锐透彻的观察力和类似《无人区》创作中遭遇的诸多挫折共同铸就的,想想其实挺困难的,这一路上可能因为缺乏创造力而止步,可能因为屡次碰壁变得拧巴,可能因为成功而对很多东西变得视而不见。
酒精虽然是一类致癌物,但是看完外星人,真的很想喝杯百粮魂,最好是泡过外星猴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