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于喝茶,算起来也有了半个多世纪,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喝茶,纯属解渴所需。在素有火炉之城的重庆,那时候寻常人家眼里的茶,也不过就是街头巷尾小木桌上,摆放的汤色橘黄的老鹰茶。老鹰茶算是真资格的茶吗?如果是又该归属于“红、黄、黑、白、青、绿”等大类中的哪一类?那时哪里知道那么多,只知道热了、渴了、兜里还有两个子儿,就赶紧着拿过来、喝下去。虽汗水顷刻间滲满额头,浑身的清凉舒爽那就甭提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ac701e1f1c30863b.jpg)
对茶有点概念,还应该是从父亲的喝茶获取的。那时普通人喝的茶,大都简单包装,价格拿现在的茶做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茶的味道却是原始地道。这所谓的原始地道,在正值青少年时期我的眼里,就是苦苦的、涩涩的,喝起来就跟中药似的,实在没什么太好的印象。但我父亲和他们那辈人,在极少有资格获取的喜好中,大都情有独钟,也有一喝解千愁的意味。后来稍微懂点茶了之后,方才明白那时父亲他们长期喝的茶,或者更准确的讲能喝得起、也买得到的茶,也就是重庆沱茶。至于这种茶应该归类于绿茶或红茶或黑茶,似乎也是众说纷纭。茶叶原料像绿茶、制作工艺似普洱砖茶、泡制出来的汤色又堪比红茶,这答案恐怕只有懂茶的行家来解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7e10b5902297e950.jpg)
有点文化品位的喝茶,对我而言应该是新世纪开始的那几年了,喝茶居然还有那么多学问、那么多讲究、那么多弯弯绕绕,真是令人眼前一亮,也让人着实喜欢。后来居然买了茶书若干、去了著名产茶区好几处、也慕名拜访了懂茶高手好几位,在我的热衷之下也启蒙不少同样喜欢的人。那个时期的喝茶,对泡茶的环境和器具、选择喝茶的品类和等级、包括选用什么样的水、掌握泡制不同茶类的水温、怎样分辨不同茶汤的味觉、如何才能更好的保鲜存放茶叶,都有了一些讲究。可二十余年时间延续下来,当年的那种神秘感、书生气,那股子执作劲日渐平淡,到了现在已经回归到喝茶解渴的本真。喝茶懂点历史由来、知道点基本常识、有点起码的讲究好不好,答案自然是好的。但也不能因为一味高端向往,迷失了喝茶本来的初心不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a0fdee1bb0f57f4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