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摄影
冬日随笔(七十五)

冬日随笔(七十五)

作者: 倚然君 | 来源:发表于2023-07-30 13:22 被阅读0次

      我之于喝茶,算起来也有了半个多世纪,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喝茶,纯属解渴所需。在素有火炉之城的重庆,那时候寻常人家眼里的茶,也不过就是街头巷尾小木桌上,摆放的汤色橘黄的老鹰茶。老鹰茶算是真资格的茶吗?如果是又该归属于“红、黄、黑、白、青、绿”等大类中的哪一类?那时哪里知道那么多,只知道热了、渴了、兜里还有两个子儿,就赶紧着拿过来、喝下去。虽汗水顷刻间滲满额头,浑身的清凉舒爽那就甭提了。

    对茶有点概念,还应该是从父亲的喝茶获取的。那时普通人喝的茶,大都简单包装,价格拿现在的茶做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茶的味道却是原始地道。这所谓的原始地道,在正值青少年时期我的眼里,就是苦苦的、涩涩的,喝起来就跟中药似的,实在没什么太好的印象。但我父亲和他们那辈人,在极少有资格获取的喜好中,大都情有独钟,也有一喝解千愁的意味。后来稍微懂点茶了之后,方才明白那时父亲他们长期喝的茶,或者更准确的讲能喝得起、也买得到的茶,也就是重庆沱茶。至于这种茶应该归类于绿茶或红茶或黑茶,似乎也是众说纷纭。茶叶原料像绿茶、制作工艺似普洱砖茶、泡制出来的汤色又堪比红茶,这答案恐怕只有懂茶的行家来解读了。

      有点文化品位的喝茶,对我而言应该是新世纪开始的那几年了,喝茶居然还有那么多学问、那么多讲究、那么多弯弯绕绕,真是令人眼前一亮,也让人着实喜欢。后来居然买了茶书若干、去了著名产茶区好几处、也慕名拜访了懂茶高手好几位,在我的热衷之下也启蒙不少同样喜欢的人。那个时期的喝茶,对泡茶的环境和器具、选择喝茶的品类和等级、包括选用什么样的水、掌握泡制不同茶类的水温、怎样分辨不同茶汤的味觉、如何才能更好的保鲜存放茶叶,都有了一些讲究。可二十余年时间延续下来,当年的那种神秘感、书生气,那股子执作劲日渐平淡,到了现在已经回归到喝茶解渴的本真。喝茶懂点历史由来、知道点基本常识、有点起码的讲究好不好,答案自然是好的。但也不能因为一味高端向往,迷失了喝茶本来的初心不是。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后院随拍)

相关文章

  • 冬日随笔

    天寒地冻,冬日随笔,希望喜欢!

  • 随笔七十五

    我现在怀疑墨子是不是也是从现代穿越会春秋战国的,因为他的思想很多和中国的政党思想有一致的地方。这是我胡思乱想的...

  • 随笔(七十五)

    那天天空多云, 高架桥上,夕阳美的恰好, 我安静的走过,忘记了拍照 那样的夕阳还会有吗 那样的我你能否看到

  • 随笔(七十五)

    学习傅山先生治疗肝气郁结实证型乳汁不通笔记。 一位身体倍棒的娘子,在分娩之后听人说她的不三不四,随即出现了两个乳房...

  • 随笔之七十五

    转眼已经在家呆了一年的时间,小家伙也从在我肚子里那个小小的孩儿到现在快八个月会撒娇卖萌的小宝贝了。 ...

  • 晨间随笔《七十五》

    文/知行 我感谢自己的果决。 来到这座城镇已有一年多了。小孩读书很近。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而我的生活也尽己所能,...

  • 点滴随笔(七十五)

    然而,从孙女的口中得知,梁艳妮竟然不和自己打招呼,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自以为是地去闯教室、闹课堂,梦思奶奶...

  • 春夏随笔(七十五)

    周六与老伴自驾购物已成惯例,一家人一周用的主要食物,就在这一买一卖之间完成。我们常去的这家购物店,不是几家大...

  • 【听槐堂随笔】腊梅枝头凝寒香

    【听槐堂随笔】(2) ��文/听槐堂 年终岁末的冬日...

  • 百渡

    诗意随笔 百渡 文/剑豪@峡谷听风扬 南国冬日暖,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随笔(七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ls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