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我的古筝老师。两年前,我一时心血来潮,决定去学古筝,在艺校遇到的老师就是她。
第一次上课,我们学员到时,她已经悠然坐在教室里了,但见她四十岁左右模样,头发高高盘起,上身穿一件白色衬衫,下身着一条水绿色长裙,面前放一架古筝,气质出众。见我们到了,她轻轻对我们颔首微笑。待大家坐定,她开始介绍古筝。讲话不紧不慢,要言不烦,讲到会心处,会婉然一笑。是位可亲的老师呢,我心想。
后来的课印证了我的看法,她是位很认真和蔼的老师。班上有十几个学生,都是初学者,但每次上课时间就一个半小时,她指导起来还是挺费劲的,但她从不嫌烦,为大家延时也是常有的事。一开始大家也没放在心上,只想着好老师还是挺多的。
忽一日,班上有同学说,她早年出过车祸,被截肢了,现在装的假肢。这一消息让班里炸开了锅:怎么会呢?她那样一个人,那么端庄大方、那么认真的!何况,她走路也看不出啊!大家将信将疑,也不好当面问老师,后来终于有三两同学憋不住,去找艺校校长问了个清楚:她确实是装了假肢的。
这下,大家过意不去了。老师每次精心授课,还多次延时指导,没想到竟是这样辛苦的呢。于是大家约好,结课请老师吃饭。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聚餐。请老师来,一开始她推辞,大家再三邀请,她终于同意。
那天聚餐,气氛欢快。通过聊天意外得知,老师的先生是项敬轩,医学界鼎鼎有名的专家,我表哥的博导——表哥多次提起过这个名字,我印象很深。他们夫妻俩育有一子,十四岁,在读初中。以前听表哥说过,项教授三十多岁就被聘为博导,是国内X科数一数二的人物,没想到学古筝竟会碰到项教授的夫人呢,这世界真小!不过,项教授如此知名,他的太太怎么出来教古筝,又为何残疾的呢?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我探究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不过席间老师没有讲更多私事,同学们都向她道谢,给她敬酒,我只得把一肚子话埋在心里。
聚餐结束,大家各自回家不提。
后来,我问表哥,表哥说知道导师的夫人会弹古筝,但不知道她在外面授课,更不知道她腿有残疾。因为项教授向来缄默,一般不请学生到家里去,所以对他的家事不太了解。连师母会弹古筝,还是因为有一次帮导师到他家去拿材料,看到他们家有古筝,才知道的。
“他们家挺特别的”,表哥末了补充说。
“怎么个特别法?”我忙问。
“没想到他们家房子那么小,就一个小三居。布置得也很简单,除了一个大金鱼缸和一些绿色植物显眼外,其他家具很平常,不过房间很干净,感觉蛮清雅的”表哥若有所思。“应该是室如其人吧。”
“哥,你啥时候变得像个哲学家了啊。”看他那认真的样子,我打趣他。
“小洛,不骗你。这世界上,我最尊敬的人不超过三个,我们导师是其中之一。”
“哦?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三言两语很难说清楚。反正他是个很特别的人。你说他夫人也很特别?这应该是意料之中的。”表哥一本正经。
“哦。可你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啊。他怎么个特别法呢?”
“嗯,给你举个例子吧。前段时间XX协会请他去担任会长,他拒绝了。那个职位可是炙手可热的,多少人盯着呢,可我们导师根本不为所动。”
“为啥啊?”这下轮到我若有所思了。眼下这世道,大家不都在为名利奔忙吗?还真有那么超脱的人?再说了,一个好人,若他担任了要职,不是更好吗?不是能影响更多的人吗?
“我也不知道。反正他做事不太循常规,他应该自有判断吧。”
“哦。”我点头,似懂非懂。
后来,我按捺不住,又报名参加了古筝一对一教学,终于有了更多跟老师接触的机会。
多半年过去,跟老师接触多了,渐渐成了朋友,对她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她出身中医世家,是家中独苗,从小苦练芭蕾,十七岁成为市芭蕾舞团的核心成员,二十岁加入中央芭蕾舞团。
“那真是一帆风顺的日子”,一次,我们在茶馆喝茶的时候,老师悠悠地说。我经常央求老师给我讲讲她的故事,在那个周六的慵懒的下午,为期半年的课程已经结束,老师终于开了金口。“到中央舞团的第二年,我父亲好友的儿子留学归来,对我一见钟情;那是个极能干的人,刚刚从麻省理工获得博士学位。…或者不能说一见钟情吧,我们小时候常见面的,后来他去美国读书,一去十年,我们才疏远了。他长我八岁,年近三十,一表人才,我也很喜欢他;就这样,似乎一切水到渠成,我们商定几个月后举行婚礼。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老师轻轻抿一口茶水,望向窗外。
“也许是我太顺了,老天都妒忌了。婚礼前两个月,我出了车祸。”老师转过头,手轻轻扶着茶杯,似乎在看里面的茶叶。
我不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全身好几处骨折,小腿不得不截肢。医生说,将来要带假肢,而且很可能不能生育了。”老师的手指还轻触在杯子上,表情淡淡的,好像在诉说别人的故事。
“他一开始还好,每天过来陪陪我。可我没法接受现实,情绪很不稳定。慢慢地,他失去了耐心,来探望我的次数渐渐少了。看他那样,我更难过,赌气提出解除婚约。他父母面子上抹不开,不同意;他倒坦率,写信给我说:爱上你,是因你美丽的舞姿和亮丽的笑容。现在这样子,我是真的受不了。后来,他便不再来探望我。很快,美国有个大学聘他担任教职,他就回了美国。他一走,我父母极失望,我是死的心都有了:世界原来薄幸至此,人们爱你,只因你的繁华,一旦你繁华落地,他们便要弃你而去,甚至是你认为最亲近的人。可这道理,人年少的时候哪里懂得?”老师又抿了一口茶水。我站起来,轻轻为她加了些茶。
“双腿没了,芭蕾跳不成了,爱情也没了,天似乎一下子黑了。要不是当时家里人牢牢看着我,说不定我真的会走上绝路。”说到这里,老师抬起头,冲我轻轻一笑。“看我今天怎么了,怎么说起这些了?”
“我很喜欢听,您继续说啊。”我连忙催促她,生怕她就此打住了。
“后来,就是我现在的先生。他是我爸以前的学生,比我大好几岁的,以前到过我家几次。我出院后,他就经常来探望我,每次来都给我带本书或者别的什么小礼物。他话不多,每次来就是陪我坐坐,偶尔给我讲讲他们医院的趣事,或者他读到的小故事。一开始,我以为他跟其他朋友一样,来看我三两次便罢了,毕竟各人有各人的事要忙。再说,他只是我爸的学生,以前到我们家来,也给我买过小礼物,但我只当他是个哥哥,没什么深交的。没想到,愈到后面他愈发来得勤了,几乎每天一次,有时还带束鲜花给我。我妈高兴他来,有时还让他推我出去散步——这也难怪,他是我出事后唯一肯接近我的男人了;我父亲向来赏识他,以前就夸过他个性宁静,踏实肯干。但老实说,刚开始我对他没什么感觉,他倒无所谓,每天坚持来看我。有时我不开心,他只是静静陪着,不多说话。那在当时,倒顶好,因为那时任何安慰都显得多余。”老师头低着,两手放在桌子上,目光定定地看着面前的杯子,似乎完全沉浸在回忆里了。
“大半年过去,我似乎习惯了每天见到他的日子。”老师顿了一会,抬起头来继续讲。“春节他回老家过年,走了一周,我便发现,我有点离不开他了。不知道是人脆弱的时候,容易接受一份感情,还是他静静的坚持特别有力量,反正我发现自己爱上他了。等他过完年回来,我细细地审视他:中等个,宽脸盘,圆眼睛,高鼻子,阔嘴巴。不帅,但细细看来,还蛮中看的。也可能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老师停下来,对我莞尔一笑,刚才的忧郁一扫而空。真是一双好看的眼睛呢!我不仅感慨,岁月对她真是仁慈,不惑之年还有那么清亮的眼睛。
“再后来,他向我求婚。只一句话:让我照顾你一辈子,我竟喜极而泣。”老师的眼睛还漾着刚才的笑意,脸上又飞上一些红晕。这就是所谓的有爱的女人吧!我又一次在心中暗暗赞叹,结婚这么久了,谈到先生求婚,她竟还些羞涩,这爱情该是多么美好啊!
“真羡慕你们哪!”想着,我就不假思索就说出来。
老师对我笑了笑,继续说:“后来我就经常想,如果不是那场车祸,我们俩应该不会走到一起。说不定,我会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的生活肯定是更好的安排。”
“何以见得?”我懵懵懂懂——现在有爱当然好,但以前那份爱如果没有“破相”,那也是爱啊,更何况,以前的生活多风光啊!
老师似乎一下子看透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道:“老实说,年轻时我一心追求成功,名誉、金钱、地位、华服美食,一切金光闪闪的我都想要。现在想来,芭蕾的姿势,踮起脚尖,昂起脑袋,华丽旋转着,似乎就是我生活的写照。我的眼里只有成功,屏蔽一切不相关的人和物,目不斜视,向目标狂奔,舞场上和生活里,都是如此。如果不是老天爷一记重拳把我打醒,不知道那样的浮华生活会持续多久。”
“可是…”看着老师,我似懂非懂。难道追求成功也是错吗?
“哦,你别误解。”我问题还没问出口,老师似乎就明白了我的疑惑,轻声解释道。“成功当然好,但拼命追求成功,就是错了。我先生常说,很多‘成功’的人其实过着并不成功的生活,他们为了豪宅名车、华服美食,或者为了所谓的名誉地位付出了太多,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终究是为生活所累了。”
“是吗?就我所知,其实很多人努力就是为了一点安全感呢。”我打断老师,有点没礼貌,但顾不上那么多,因为实在不敢苟同。“现在这世道,没钱寸步难行呢,比方说,万一生病了,没钱没法治病;退一步说,没钱没法给家人好的生活。不拼命努力怎么行?”
“你说得对。”老师笑笑,好像是在笑我的急躁。看她那和蔼的样子,我对自己刚才的反应有点不好意思了。“没钱是不行。但…,这么着吧,我来打个比方。追着名誉、地位、金钱和物质享受努力,就如同追着太阳跑,其实是永远追不上的,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受累是必然。如果着眼点在自身的成长,就不同了,就像自己是个小太阳,不论光芒大小,温暖是一定的。我先生就经常教导我们儿子,‘不问成败,先做个有用的人’。成功永远是世俗意义上的,很多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肥皂泡而已。”老师的表情严肃起来。我想只有经历过彻骨冰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吧。呵,肥皂泡,多么形象的比喻!世上多少营营役役,到头来不过是肥皂泡呢。可是没有安全感的人,能够做个小太阳吗?
我眉心微蹙,又有点质疑老师的观点了。“可是很多人真的缺乏安全感呢!”
“嗯,是的。这是我们社会很多问题的根源吧。不过话说回来,转型中的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人们整体的安全感肯定是偏低的,物质追求再所难免。不过安全感和无止境的追求还是不同的。比方说,我年轻的时候,家境不错,安全感其实不是问题,但我那时就是想要成功,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我觉得这不叫安全感,这叫野心。”
“野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好东西呢。”我再次反驳老师。读大学的时候,就有同学说我爱较真,没想到这次跟古筝老师较上了。不过老实说,跟老师探讨的这个问题,一直是萦绕我心的一个问题:这个社会好像是一辆飞奔向前的火车,每个人都在努力,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但社会认可就是最高标准了吗?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是的,野心是个好东西。但野心的出发点也有不同,不是吗?”老师看着我的眼睛微笑,我明白她的意思了,这其实又绕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追太阳和自己做太阳的话题上去了:社会的认可和自我的认可,孰轻孰重?老师用一个小小的比喻就说明了,真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呢。
“我明白了。”我调皮一笑,对老师说。“您还是多给我讲讲您的故事吧。”
“我的故事啊,呵呵,也没多少故事了,跟我先生结婚快二十年了,日子过得还算踏实快乐。所以,也没啥好说的呢!”
“不会吧,你们刚结婚那阵子,生活怎么样?”我不依不挠,希望老师多讲讲。
“刚结婚那阵子啊,你这么一问,我倒想起来了。有一次我问我先生,我双腿都没了,你为何还要追我,他说:‘我看你有贤妻良母的潜质,所以逢低买入啊!’说完,他坏坏地笑了。我没好气,使劲打他,叫他说实话。他停了笑,顿了顿说:‘其实,我喜欢你,从第一次见到你就喜欢,尤其喜欢你笑的样子,可你那时心气儿高,眼里哪有我啊。’我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后来每每我生气,他总设法逗我笑,我一笑,矛盾就没了。”
“你们那个时候,生活条件怎么样?”
“生活条件一般吧。结婚后,我们暂住我父母家。后来我先生单位分了套小房子,我们就想搬过去。我妈一开始不愿意,嫌那套小房子寒碜,怕我搬过去受委屈。可我先生喜欢清静,不喜欢我父母家人来人往,应酬过多;我那时对住别墅还是住阁楼,已真正觉得无所谓。所以,后来还是搬了过去,开始过简朴的日子。这种日子在我,是全新的,家里一切简简单单。家具是我跟先生一起选的,大大方方的实木,用了这么多年了,到现在还在用。搬家后添置的另一物件,就是古筝。先生花了他几个月的工资,为我买了架最好的。他对我说,不能跳芭蕾了,你就弹古筝吧,你弹起来肯定美极了。为他这句话,我一点点地练起来了。”
“原来您是这样开始学古筝的啊。”
“嗯。刚开始学也跟你们一样,感觉挺难的。幸亏我先生不断督促我,每天坚持练,最终还是学会了。学好以后,经常在家弹弹,有时自己都会觉得特美。呵呵。所以,现在才忍不住出来上课呢,想让更多人也美一美。”老师笑,她对古筝的爱再次一览无余的表露出来。
“我好惭愧哦。”想想自己学了一年多,竟还是没能好好地弹出两首曲子,颇觉难为情。
“学这个呢,其实没巧处,就是要多练。”
“嗯,后面我一定挤时间多练。”我说。“但这会儿我最想继续听您的故事呢。”我调皮地催促老师。
“你啊,还跟个孩子似的。”老师笑我,顿了顿继续说。“后来呢,就是我们儿子出生了。结婚后第四年,我怀孕了。医生本来说我不能生育了,我父母和先生也都没抱什么期望。没想到竟怀上了。所幸,怀孕和剖腹产一切顺利。现在我们儿子读初中,可懂事了。”老师说到儿子,又笑了,笑得暖暖的。
“是您教导有方吧。”我说。
“应该说,是我先生教导有方。另外,他自己也是个很好的榜样。比方说,他每天下午带儿子锻炼,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他还特别照顾我,家里家外都是他操持得多,很辛苦。儿子应该都看在眼里了,所以他也是个很能干的小伙子…哎呀,看看我,老顾着夸自己一家子了,你不介意吧?”老师眯着弯弯的眼睛,笑着问我。
“怎么会呢?我羡慕还来不及呢!要是我能有这么优秀的先生和儿子,我肯定去佛前烧一百炷香,而且保证每年都去。”说完,我笑。但这真不是戏言,活在这世上二十七年了,还孑然一身,也是没办法,谁让我以前遇到的那些男人,不是浮躁,就是庸俗呢,稍稍有点资本的,都想惦着脚尖找个“配得上”他们的姑娘呢。踮着脚尖?我怎么用这个词了?难不成我也是个浮躁的姑娘?否则,怎么没有遇上个好的呢?在那一刻,似乎突然灵光一闪,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年轻的我是不是也跟老师年轻时候很相似?“心比天高”,所以没有静心去体会?没有用心,怎么看得见真正值得、真正优秀的?
“放心,你肯定找得到优秀先生的。你这么爽气,肯定有人欣赏。现在还没找到,是缘分未到。”
“老师,您真会说话。您的故事对我启发很大呢,还请您多给我讲讲吧。”我认真地说。
“其实也没啥故事了。后来就是平凡的日子呗。先生事业发展得还不错,儿子健康成长,我一切就心满意足了。这些年,儿子大了,又很懂事,我的身体也还好,就想出来做点事,想来想去,最擅长也最爱的就是弹古筝,就出来教古筝了。能认识你们这些年轻的朋友,真的蛮高兴的。”老师笑眯眯的,喝着茶。
听着老师的故事,看着她温暖娴静的样子,我真心觉得,时光真好——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美的。我未来的路会怎样呢?无论境遇如何,我决心要做个小太阳,过踏实的日子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老师,您的故事真好,很启发我,敬您!”我端起茶杯敬老师。“从今往后,我也要争取做个小太阳呢!”
“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学的姑娘,所以今天才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
“老师,您这不叫啰嗦,真的是很好的故事呢。我把您的故事写入小说怎么样?这样能启迪更多人呢!”
“啊,你这小鬼,原来还有这样的打算哪!”老师爽朗地笑。“如果你觉得好,那就写吧,别用真实姓名就好了。”
“太好了,谢谢!”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由来,如果各位看官跟这个故事有一点点共鸣,那我这个小太阳又算发出一缕光芒了。:)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