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直写到老的故事人生旅途想法
黄七公|第20篇:为什么我要花50$订阅Medium?被英语反复

黄七公|第20篇:为什么我要花50$订阅Medium?被英语反复

作者: weggen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20:39 被阅读88次

    事情要从我学习英语的曲曲折折的艰辛之路开始。

    有一天,大约在3年前,我忽然发现学习英语很重要。据我那时不太成熟的观察力发现:那些个牛人,英语都学得不错。越是想要变得牛一些,英语似乎是关键。于是我开始了英语的学习之旅。

    image

    当初不知如何下手,就去豆瓣,知乎,百度等地方问了个遍——我想要最有效率的学习英语!

    一个十几年都学不会的东西(小学一直到大学,我都在学习英语),这其间肯定是有问题的,因而一开始,我就格外关注方法层面——我认为方法是学英语的关键。

    英语的小白鼠实验

    收罗一大堆方法后,于是我挑选了个受众面广,好评度高的方法便开始了。

    首先,我采用而来恶魔奶爸的一套方法。将英语学习分成三个阶段,每日2个小时左右,预计耗费1年。

    第一关:慢速英语
    Part1:发音校正《赖世雄美式音标》

    Part2:跟读训练:ESLPOD系列教程

    第二关:常速英语(多口音)

    Part1:发音复习课:APW《American pronunciation workshop》

    Part2:跟读训练:English Pod 精选100期

    第三关:语音突破:《ACT美语发音秘诀》训练

    在坚持到第一关Part2的时候,天天听着那个杰夫的ESL课程,我简直内心抓狂。整个课程无聊至极,而且语速超级慢,那感觉就像有一个老师在对面一板一眼的给你慢慢的叨念他那一套“佛经”一般。除了听之外,还要进行跟读训练。在跟读训练中,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智障一样,舌头打结,进步缓慢。

    在这样的煎熬下,我坚持到第2个月,就放弃了。我觉得这个方法虽然是个好方法,但是并不适合我。我没有这么强的意志力!

    接下来我又发现了另一个方法——原典英语法:也是从听力入手,分层级听不同的英文材料。

    基于我较低的水平,我选择了《Black Cat》系列的有声书来听。它是意大利出品的,将搜罗了很多世界名著小说并将之缩写改变,共分为6个级别。我花了大概大半年时间,从Level 1一直听到了Level 6,几乎全部快听完了。自认为,听力水平有了不小的进步。

    后来我决定听一下“原汁原味的”,于是就去听VOA。忽然发现常速的VOA对我而言都太难。于是我就去听慢速的VOA。结果让我震惊:我居然听不懂慢速的VOA!对比原文,我发现大部分词明明认得,可是有些词放在句子里,我却根本听不出是什么意思,特别是那种超长的复合句。我感觉我要么是我太蠢,要么是方法有问题。听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效果?

    于是,我再一次去找方法。淘到了漏屋的两本书《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和《词行天下: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经过自己反复研读,我居然捣鼓出了自己的一套英语学习方法论。

    image

    然后结合《新概念英语》,从第一册开始,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这个训练我一直坚持到第三册的第28课。写了几本笔记本,听了N多个小时,诵读了上百篇课文,并将每一篇都反复记忆至纯熟。

    最终我还是放弃了。

    一方面,我发现这么我仍旧听不懂看不明白那些用地道英语写出来的内容;

    另一方面,我发现这个方法极其耗费时间,而且非常耗费意志力。每天我都是在痛苦中挣扎着咬牙前行。

    我仿佛一直跌入了一个死循环:

    不断的找方法->试验方法->效果不佳->调整方法(写自己的方法论,你可以从图上看出,我都写到了第四版了,其实还有678910版,太长了我不方便放出)->最后再去找新的方法,方法越来越多,可效果一点也不明显。

    我是哪里做错了吗?

    最重要的发现

    pexels-photo-256472.jpeg

    在重拾英语这只“破鞋”1年半左右后,我选择放弃了。我想放空一下自己,让自己缓缓,并且思考一下:为什么一个“英语”会这么难,难到我好像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一般?

    在放空的几个月时间里,我翻看了几本关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书籍,并且认真的审视了我的学习对象——英语。

    我也一直在不断的向自己提问:究竟英语的学习什么更重要?

    听力更重要?儿童学习语言的顺序也是从听开始的啊!

    说更重要?不说的话,英语就是哑巴英语,语音语调读音不准的话,还会影响听力!

    读更重要?多读才能增加对英语的理解能力,读得不够,读得不透,英语阅读能力就会低下!

    写更重要?输入后的输出很重要,写的过程,就是在锻炼自己的综合英语素养!

    语法更重要?不知道语言结构,则永远学习的是碎片化的语言,甚至说出写出不符合规范的语言!

    ......

    那还有什么比它们更加重要的?还有什么对英语而言是最重要的?

    再深入去看,从英语的本质着手,我居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英语的本质——语言!

    语言的本质——工具!

    工具的本质——“用”!

    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用!不停的用!反复的用!

    于是我发现,英语并不是“学”会的,而是“用”会的。

    再来看看这些年我学英语的症结:

    我不知道英语是用来用的,于是只能刻苦的学,把它当做一个老古董一样的研究和揣摩。最后,它还是它,我还是我。

    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是这样跟读模仿或是天天背单词背课文亦或是专研语法吗?都不是啊!我们是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慢慢深化对于母语的理解。而当我们对待英语时,却又变了个样,开始研究这门语言。

    没有人会对着“锤子”发呆!你要做的是拿起锤子,赶紧干活吧!

    发现了这个之后,我的世界仿佛重生。接下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发现。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用,那么,在“用”这个层面,对我而言最最重要的是哪个方面呢?

    当然是阅读!

    我不会去出国留学,也不会在国外定居生活,哪怕是旅游也没有多少次(旅游英语突击一个星期就可以搞定常见的基本问题了),也不喜欢看美剧,也不会听播客,更不会拿来写文字。

    很明显,听说写这三个方面,于我而言至少不是紧迫而重要的需求。而阅读,却是我非常需要的。

    而当初我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听说读写样样来。这样势必会造成精力的分散和难度的几何式增长(以听说读写四项为四个维度,则难度系数会变为听说读写四项的乘积)。

    我当初想要变牛而学英语,无可厚非,但是我并不是要英语本身,我是要牛人背后的思维、技能和方法,而这些牛人大抵上英文水平都不错——在这一点上而言,他们相比普通人多了一个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更为宽广的渠道——强大的英文阅读能力为他们打开了世界的天窗,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的宝贵知识财富。

    因而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成为了我“用”英语的最强的刚需,也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用英语之旅

    image

    通过英语的阅读,我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去读原版书籍,而不用再去看那些质量良莠不齐的二手资源——翻译版,也不需要去等待那漫长的岁月——等待中文版的问世,而失去了某些信息或知识的及时性。

    关于用英语方面,还存在于层级的差别:用英语去读原版书籍相比去读那些缩减改编版书籍或者英语教科书式的书籍,从效率和效果的角度而言,要高出许多!

    回顾我学英语的失败经验,就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奉行的那一套学习英语的准则,就好像一直在玩一个游戏——模拟人生。在那些精心设计的,经过刻意简化,一定程度“放水”的游戏里,即便你成了大赢家:例如你学会英语,托福考了高分,但那又怎样呢?在美国街头问个路,都会分分钟会让你懵逼!你信不信?

    一旦回现实生活世界中来,我们大多数其实都做不了大赢家——因为现实是复杂的,纷繁的,多变的。在模拟中训练出来的水平(就像当初我手捧《新概念英语》,每天背诵叨念一样。这类教科书的特点就是:经过人为精心设计安排,以便让你更好的理解。而这种便利,往往会适得其反——你成了温室中被过度保护的花朵,如何能长大?),一旦放在现实中去验证去实操,你就会很快发现:模拟和现实简直是两个世界!

    举个例子,书本上教我们称赞一个东西好吃,可以用:Very delicious!可实际上,大部分美国人都不会这么说,人家会说:“tasty!”。这一点也类似于用中文来表达的情形:你会说“好好吃”,可你会说“好美味”吗?如果你说好美味,估计还会招来旁人的白眼:这个人有点“作”吧?

    英文原版的书籍,就是还原了真实环境下的书籍。它不会提供任何过多的便利或是保护给你,反而会给你一大箩筐让你磕磕绊绊的障碍:一大串的复合长句,一堆堆你从来没有见过的生词,一片片原本你以晓得却发现还有其他意思的熟词新意或者熟词搭配后产生的新意——就像“熟悉的陌生人”一般......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人大喊:“我英语水平不行,我哪能去直接读英文原版呢?”

    但是我会说:“如果不去用英语,不去直接读英语原版书籍,英语怎么能行呢?”

    这就像是一个永远无法破解的难题:这个世界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至少在英语这件事情上,我认为还是先假装自己是个鸡为好,哪怕你连个卵都不是!

    在修整了3个月左右后,我直接开始了英语阅读——英语用的过程。关于阅读的内容选择,请务必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或者当前正想要解决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你学习的效果。那些看似对于英语本身有价值,却对你实际生活或者需要没有任何卵用的内容,千万不要去看!否则又不小心会遁入“英语研究者”“英语学习者”的行列!

    我用原版的《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磕磕绊绊的学习了统计学。它是我第一本阅读的英文原版书籍!通过日拱一卒,每日1小节的攻克,我终于慢慢上道了——我不再害怕用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

    后来我反复品读了N多次《Beyond Feelings》,每一次品读,都带来了思维上的突破,而如若你不幸读过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你会发现,谷歌的翻译也许都比它强,没有一句人话(中国人能够理解清楚的话)。这也让我发现了,早年我去学习一些国外引进过来的书籍时,总是觉得有很多地方语言表述怪怪的,而且为之烦恼,百思不得其解——现在至少找到了一个原因:很可能某个翻译的水平有限,表达直接遏制了你的理解!

    这里插一句话,很多翻译书籍的人,不一定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人士,因而很可能出现某些直意(字面翻译);即便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人士,也并不是某个专业的教授——很多书籍的翻译工作,最后都是教授牵头,研究生进行实操。而研究生们对这个领域不一定是多么感兴趣或者熟悉,甚至压根都是持有应付了事的态度。于是挂羊头卖狗肉,就这样出来了。见怪不怪了(看到翻译很奇特的地方,直接跳过,没有什么值得奇怪,人之常情,嗯嗯!)

    我目前也正在细读《How to read a book》,以便提升阅自己的读阅读能力。

    我预备精读《Thinking in system》用以提升思维结构和因果关系的认知。

    另外,我也从相关周边进行了一些调整。

    image

    我每个月花费5美元,订阅Medium的会员。Medium类似于国内的简书,但其内容质量水平不知道要高出简书多少倍——你会在上面看到很多国际知名主编或者出版社发布的文章,内容涉及新闻,成长,心理,教育,科技等N多个领域。我会挑选几个我正在提升和修炼的领域来作为阅读内容。每日我会至少看5篇Medium的文章。Medium的文章都普遍较长,而且有深度。无论是从学语言角度还是学内容角度,都是上上之选。

    同时我将手机系统,电脑系统也全部改为英文。

    APP方面,能用国外的尽量就用国外的。例如在培养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方面,我用的就是Habitca这款APP,通过类似于通关打怪的这种奖惩机制的训练,让我一直保持着很多好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全方位在阅读这个“用”英语的过程中,我的单词量不断的上涨,我每天都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新词,短语。并且我还发现我英语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以前花半小时死磕一页,现在每分钟读200词左右不在话下。

    有人会说,那看不懂怎么办?一个字——查!

    image

    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是查,要有一个限度,不要每一个单词都去查(否则你根本读不下去!),大致上你只需要查一半的生词就可以了。

    我们说英文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并非是单词量!而是逻辑推理——用有限推无限的能力。一方面,你需要通过查词(查词这个动作本身就是需要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下,选择出你认为最为贴切的词义的逻辑推理过程),并且通过隔一段时间回顾一下查询过的词来积累单词量;另一方面,要用你积累的单词,先去联系上下文推测猜测脑补那些单词的意思,然后再来查词。

    放心,一个词你不查个天昏地暗,你是无法一下子掌握的,这一点再正常不过,我把它称作“易忘的小确幸”。你知道你不断用英语阅读,不断查词,不断回顾所查的词,不断推断猜测词义,本质上是在干什么事情吗?你是在不停的“洗脑”——不停的训练你的脑神经。在广泛的阅读中,这些词汇,其实会悄悄潜入你的大脑里,只可惜它不像我们锻炼肌肉时那样显而易见——毕竟你无法将脑袋打开来进行细微辩证。

    万事必胜法门

    image

    我用一个亲身经历展示了我学英语的一些艰辛过程和些许经验心得。但你以为这就是本文最重要的事情吗?如果一件事情没有至少三个好处,我连动都懒得动!

    我并不是想告诉你英语的学习方法,我是想要告诉你更加重要的事情——解决万事的必胜法门。我想通过我的详细的例证,来推导一个解决所有事情的模型来。这个模型如下:

    当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按照以下原则来做

    1.通过不断的追问,甚至是刨根问底,抽出并且认清这个问题的本质

    2.通过问题的本质找出最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并且将所有宝贵的注意力只关注在这个上面,只做这个最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这个模型的应用。

    找对象,什么最重要?

    身材?长相?学历?言谈举止?素质?智商?情商?......

    太多的维度,太多的标准。但是我们跳出这个圈子来看,看看究竟什么是对象。

    对象,就是你能与你厮守一辈子的人,和你一起走完人生的人。

    首先,对象这个概念里始终有一个人——那就是“你”。

    关注于对象的选择,其实就是关注于自己,你找对象的过程其实就是陶喆的那首歌《找自己》而已。你首先要把自己搞清楚搞明白了,搞清楚自己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价值观)。

    其次,对象这个概念里强调的是“和”这个字,“和”,即表示一种关系。因而,而关系里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融洽,是和谐,是长久的融洽和谐。因而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也是很重要的标准之一。

    将两者汇总,找对象,其实就是要找一个符合自己价值观标准又能够和睦相处的人。

    这个没有想清楚,那么婚姻必然是不幸的。看看现在那些鸡同鸭讲式的婚姻,就是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而看看那些整日争吵打闹不断的婚姻,就会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不懂得和谐之道,或者本就是个不讲道理,不会去和谐相处的人。

    再看看自媒体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内容吗?看看那些明星大V,随随便便发个表情,丢一个“唉”字,就可以引来海量关注;而也许你矜矜业业,不辞劳苦,煞费心思的弄出个精美的视频或者大作,却并无人问津。所以内容真的重要吗?

    形式吗?以前有个说法:能用图,不要用文字;能用视频,不要用图。视频,图,好像是非常有效率的形式——更受人欢迎。但是去看看“得到”上的大咖们的形式,看看那些Medium上创作的编辑——很多人都在使用纯文字,但依然大受欢迎!所以,形式真的重要吗?

    ......

    经过N多次追问什么更重要,我们可以发现,自媒体的最最重要的其实是:

    人!

    自媒体的本质是——一个供人“发声”的平台。

    每一个人好像都可以在上面说几句,表现几下。只不过不要忘记“人微言轻”这个道理。发的什么声不是关键,关键是谁来发声。就像现在流行的说法一样:“要打造IP”。即:你要想方设法去塑造“个人品牌”。这个才是关键!你接下来所有要做的事情,就是全部围绕这个做文章,即:什么对你塑造个人品牌效用最有利,就做什么,什么不利,就不要去做;不断累积这个IP;而千万不要看到别人由于有什么新奇的点子,或者新鲜的内容或形式吸引了好多粉丝,你也开始蠢蠢欲动,也想要去争相效仿。这样你一辈子都不会成为一个优质的“发声人”!

    可以看出,我们做任何事情,若想要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就要要通过不断的层层追问找出这个事情的本质,然后再通过这个本质挖掘出最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围绕这个最最重要的事情去不断的执行和优化!

    这也是本文最最重要的事情!你get到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七公|第20篇:为什么我要花50$订阅Medium?被英语反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zu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