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下那层“皇帝的新衣”

作者: 月影孤行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00:15 被阅读162次

    9月的第一天,诺兰大神的《敦刻尔克》上映。我迫切地想知道大神究竟会如何将这一著名历史事件呈现在荧幕上。于是怀着无比期待又略微忧虑的心情——既期待“诺兰风”的惊喜,又担心与期待有所偏差,第一时间奔赴影院。

    以下有少许剧透,但基本可放心阅读。

    观影结束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然后,我被喷了。

    我说,我忧虑的事情发生了:

    诺兰果然以自己的鬼马风格拍出了这个历史事件。他选择多线叙事、无视“类型”这个影片定位的套路等方式,以商业片的投资,拍出了一部非商业、半战争、半文艺,还略带悬疑色彩的作品。不按套路出牌,敢于打破常规,当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曾有很多这样的佳片让人眼前一亮,最后口碑票房双丰收。但这次,并没有。

    观影结束后,观众们沉闷地离开了影厅。不管为何沉闷,至少于我个人而言,就这部电影的观感和观影效果来看,确实和我预想中的那种让人惊喜的“个性”有一定差距,也没有达到预期的那种“另类震撼”(比如,内心的震撼等)的效果。而且,观后我感到很疲惫,没有得到满足。毕竟诺神以往的神作站位太高,所以感觉这次有些过于内敛,收放有些不自如。

    然后,我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一条朋友圈简单地表达了出来。

    很快,我就被喷了。还伴随着讽刺和鄙视。

    大致都是在说,是你没看懂,诺兰的电影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诺兰追求的是另类的观感和效果,与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不是一个套路,不可对比;诺兰要的是对观众内心的震撼,不是视觉震撼;等等。

    这些,我都知道。

    怎么会看不懂?不就是在三条线、三个时间段内的海陆空的平凡人物之间相互穿插,最后三者再以某种方式发生某种联系吗?不就是想通过小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来体现出时代悲剧吗?这又不是诺大神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手法了。况且我平时看的电影也不少了,怎么就看不懂?这有什么高深的吗?

    还有人评论完后,迅速分享一条某某电影公众号的影评文章,再附上一句“准备二刷IMAX版”、“敦刻尔克表达的思想太深邃了”等以表示回应不同意见者(比如,我),或者,以表示与我类的区分。

    我在想,微信作为一个封闭的社交平台,好友都算是认识的朋友;如果我是在微博上发表自己这样真实的看法,会不会被各路陌生网友喷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更让我不解的是,我在和几位关系较好的小伙伴(也都是电影深度粉)私下讨论时,大家都一致地表示,诺兰很有想法,一贯标新立异,但这次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这几位小伙伴却在微信朋友圈里竟然也说出了“诺兰这部片很值得细细回味”等诸如此类的话语,着实给了我一记闷棍。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此,我们暂且停止关于电影本身的讨论,而是透过现象去看一些问题。

    我很想知道:

    抨击我的那些人们,是真的被震撼到了吗?如果是,那我无话可说,毕竟人和人的思考方式和三观有差别;但如果一些人不是,那为什么要跟风夸赞呢?

    因为别人说好。因为大神导演不会拍烂片,如果你认为不好,那就是你没看懂,你不懂得欣赏,你修行尚浅,逼格不够,品味和境界也不够高,你不是这个影片的目标群体,你看不懂还敢说话,喷的就是你......总之,是你的问题。至于我们这些高品位人群的内心真实看法,嘿,不告诉你。但我们就是要表现出,我们很受感染,我们紧跟导演的品味和境界。正好你这个傻子又跳出来跟我们有了鲜明的对比,谢谢你。

    同样,一些有名气的电影公众号也纷纷发文拍手叫好,并冠以类似“你真的看懂‘敦刻尔克’了吗”“‘敦刻尔克’是诺兰十年最佳”等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的标题以吸引阅读。当然,可能背后更重要的目的,是要维持自己的高逼格和高品位,生怕被竞争对手和读者鄙视,为此甚至不惜做出牵强的解释,过分的解读,也要拍手叫好。

    不知何时,看某些大导演的片子,读某些作家的著作,欣赏某些艺术家的作品,成了秀品味时尚,而评价这些作品更是彷佛能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感。

    其实,作者没有错。导演拍出一部影片,有什么错?好坏由观众去评价。问题出在观众身上,出在那些被社会左右、不敢言之所想、不会独立思考的观众身上。安徒生讽刺的,也就是这个群体。

    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看不见的“皇帝的新衣”已经开始充斥着社会这个大衣柜。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在西方,人们的精神需求——信仰,始终跟进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信仰补位”也基本可以规范物质丰富后的人们的行为。人们有所敬畏,有所忌惮,以致形成了向善的、充实丰富的精神领域。在这里,请不要举反例来反驳,因为我说的是西方的整体的一个概况。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共识,因而反例显得苍白无力。

    在我国,物质生活改善后,信仰的缺失,导致了一些不良精神追求趁机而入——攀比炫耀、自私自利、爱慕虚荣等。其中之一,便是虚荣心愈发膨胀,并愈发难以满足,且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肇始于大城市,现已蔓延至全社会。

    近几年,我们经常听说某某领域的“鄙视链”现象。如追剧的鄙视链: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网剧......站在上面的总是鄙视下面的,而且是非常享受这种鄙视,因为可以满足某些精神需求。

    又如,前段时间大热的《战狼2》。平心而论,虽然存在瑕疵,但这部影片确实在诸多方面让人眼前一亮。然而,一些网友偏偏只看到瑕疵的一面,把影片喷得一无是处,甚至扬言抵制,“期待9月的《敦刻尔克》教《战狼2》做人,给国产片上一课”。只因该片是国产片,却如此火爆,赞扬声成为主流,于是有些人就想彰显“个性”,以这样另类的方式突显优越感和独有的品味,以此把自己抬到“鄙视链”的顶端。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你认为《敦刻尔克》那么好?”或者,“为什么你把《战狼2》说得这么差?”,他们可能会说,诺兰能拍出烂片子吗?这样的体制下,国产能出真正的好电影吗?也许还会跟你说,你去看看某某公众号、某某大V的影评就知道了。

    另一方面,某些人人云亦云,趋之若鹜,缺乏理性、独立思考,盲目跟风,缺乏辨识能力,其实这折射出的是当前浮躁的社会心态。一个原因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差距,总要在其他方面得到弥补,而空虚的精神层面便开始追求一种优越感来补位。这些人鄙视主流意见,迫切寻找“另类观点”以示区分。当其形成一个群体时,很容易固化这个群体内的某种意识,并越走越远,越走越极端。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群体容易走向偏激和情绪化,并不受理性控制......

    有意思的是,以上这两个方面是互相矛盾的,却又交织在一起——这个群体既想突显出自己的“偏激个性”,自己的“与众不同”,却又缺乏理性、独立的思考。于是就盲目赞同一小部分人的另类偏激观点,以突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进而获取满足感、优越感,并且,这种精神享受不是自己单方面获取的,而是一定要从和别人的对比中获取。其实,无论是虚荣心泛滥,还是盲目跟风,都是由于精神生活的空虚却又缺乏正能量的补位而导致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进一步丰富,这个现象可能会有愈演愈烈之势。什么时候才能扒下那层并不存在的“皇帝的新衣”,戳破被社会默许存在的谎言,值得每一个人深刻反思。

    可能这才是诺神的《敦刻尔克》给我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启示和收获。

    (文章系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扒下那层“皇帝的新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by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