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太懂,似懂非懂,就不加思索地问百度。百度说,旧时官僚退休之后那些人被称为绅士。如今,指凡谈吐高雅,举止温和,风度翩翩之士。另外,女子称某某男很绅士,意指对方善解人意,举止文雅,暗自喜欢的夸词。
既然大致理解,就可以扯一扯。
显然,时间在前进,词义也在演变。旧时,它的时间界限应该指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时,满眼都是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穷人啊!而地方上被称为绅士的人无疑属上流社会,尽管已經隐退了,但他們有丰厚的退休金,加上家底殷实,衣食无忧;一直在官场混,那文化素养也高于老百姓;谈吐有鸿儒,来往无白丁。记得我們这里提起过去某某名士,人们称他是个“绅士老爹”,有一种敬仰之情。和那些有钱有权的昏官恶霸不是一类的人。绅士老爹,印象中,既不是坏人,也不是工农大众,更不是革命者等先进人物,就是政见中立,衣服无忧,品行正派这类特殊阶层。在我印象中,根据长辈传说一样的闲谈里得知,在我們一个县纵横百余里,能叫绅士的并没有几个。
那么,旧时绅士阶层从人数上来说几乎是隐形的,不值一聊。说起来仿佛让人很羡慕,问羡慕谁呢?不知道。
如今,从官场上或发财之后退休下来的,又不称为绅士,而相当于旧时的绅士待遇和生活状态的人,却又非常之多。绅士,本质上就是有钱的闲人。一个农民种50亩田,那是非常辛苦的,一年的纯收入难得有5万元。而退休后一年享有退休金的在5万元以上的恐怕比一大袋芝麻的数目还要多。如今,退休人员行政干部,教师,医生等等,一千人口的大队总有几十个,确实吓人。本质上,这些人类似于旧时的绅士。他们都有文化,都能谈吐儒雅(只要他們愿意),衣食无忧,行动自由。
细想起来,如果不是如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资源充分开发,高速度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海量的财富,又如何能够供养这庞大的“绅士阶层”?老早以前,没有高效的农药化肥,田里全靠点农家肥,又没水库,又没抽水电泵,纵横千里都是“望天坵”一一天不下雨,或下雨太多,田地就死也,正常年份一亩田也就收两三百斤,刚够糊口。农民自己都养不活,就交不起稅,国家没稅收,又拿什么养活大批绅士?所以那时绅士之人少之又少。
如今,一亩田产粮接近1吨,是旧社会的7倍之多。工业,旧时几乎没有工业,洋油洋钉洋火洋铁,,,从市场上买回的工业品大都带个“洋”字,足以说明旧中国的工业几乎为零。如今,工业的生产水平是旧社会的1000倍可能还不止。
说到底,绅士享受的是财富,而财富全赖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强大了,财富多了,在藏富于民的政策下,“绅士”自然就多了。
上文说的众多的退休人员仿佛很令人羡慕;而真正内心羡慕退休教师医生的又有多少呢?并不多!因为旧时最可怜的农民的后代们一一如今新时代的农民,很多早已家有豪宅,出行有车,衣食无忧不用说,飞机出国旅游也不鲜见。我堂弟近10年在省城开个店,做得还顺手,一转眼就赚了三百万,去年在家做个別墅就花100万。农村住豪宅的农民很多。你说,他们还羡慕你拿点退休金吗?如今,绅士的含义变了,至少不再是以衣食无忧为标准,或者说绅士阶层已經大众化了。
不是绅士,胜似绅士。社会在显著的发展,全民小康已經不是口号,而是现实。
可以!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