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足太阴脾经——胸腹部

足太阴脾经——胸腹部

作者: 兔之琳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22:18 被阅读0次

足太阴脾经简称脾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有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脾经的巡行路线从足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的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的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的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的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进入腹部的腹结穴、大横穴,络于胃部腹哀穴,通过隔肌,夹食管旁的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络大包穴。

脾经胸腹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4、腹结穴:

位置: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腹痛,疝气,泄泻。

15、大横穴:

位置: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泄泻,腹痛,便秘。

16、腹哀穴:

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17、食窦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18、天溪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19、胸乡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疼痛。

20、周荣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逆。

21、大包穴:

位置: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主治: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相关文章

  • 十二经络保健方法20190428读经络穴位按摩全书5

    5、足太阴脾经:巳时9:00-11:00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部和下肢内则前缘,与足太阴脾经最关系密切的内脏是...

  • 足太阴脾经——胸腹部

    足太阴脾经简称脾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有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脾经的巡行路线从足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

  • 脾经上的要穴(四)大包穴

    大包穴属足太阴脾经(脾之大络),大包穴按摩大包穴,可调理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 人体大包穴位于胸...

  • D9-0725-阿凡提

    D9 D9-0725-阿凡提 腹部呼吸训练 呼吸气息练习 闻:深闻杯子,胸肩松弛,腹部丹田,着力点在腹部 咳:咳弱...

  • 2018-07-30

    #今天,你养生了吗?# 【天溪穴】 隶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胸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痛...

  • 全民健身运动指南之胸大肌

    目标肌肉:胸大肌 胸大肌位于胸廓前上部前层,肌束分为锁骨部、胸肋部和腹部3部分,锁骨部起于锁骨内侧半,胸肋部胸骨前...

  • Day10 健身

    20170807 休息了3天,身上没什么不适了,今天练胸和腹部。 我这个腹部太无力,教练说要多做平板支撑。无力的感...

  • 通过足疗和按摩来降血脂

    按摩舒筋通络降血脂: 我们可以按摩腹部、胸背部。腹部按摩以摩、按、捏、轻拍为主。每次每种手法可以做10分钟左右,用...

  • 食窦穴疼,如何缓解症状

    食窦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别名:命关穴,食关穴;位置:胸外侧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取穴:仰卧位,在胸部,前...

  • 2018-02-02

    产后恢复七日操 第一天 ​动作一:仰卧位,双腿弯曲稍分开,双手放在腹部,进行均匀呼吸。吸气时,腹部向内收缩,感觉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足太阴脾经——胸腹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cp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