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岁以前学外语、跟着多巴胺看世界,宝宝的小脑袋原来是在这样转!日

7岁以前学外语、跟着多巴胺看世界,宝宝的小脑袋原来是在这样转!日

作者: 人间行者高嘉佑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22:29 被阅读0次
图片发自简

蒙特梭利教育在幼儿教育领域内备受推崇,最近朋友谢总从台湾帮忙买来一本由台湾吴敏玲女士翻译,日本神经心理学家永江诚司所著的《世界第一的育儿教育~蒙特梭利12岁前、聪明地、温和地培养大脑的方法》。这本书引用多位世界著名的脑科学家、心理学家、医生的研究所得,从脑科学角度提出了蒙氏活动效用性的科学根据。例如敏感期的科学依据,证明各种蒙氏活动如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儿童语言敏感期时双语环境会给大脑带来什么影响。

7岁以前学外语、跟着多巴胺看世界,宝宝的小脑袋原来是在这样转!日本蒙氏专家来揭秘!

今天,为大家整理摘抄书中的某些内容和大家分享。

一、蒙氏敏感期恰好对应大脑神经回路的发展时期

在蒙氏教育里,明确地将“敏感期的概念”赋予一定的定位,这也是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得主的动物行为学者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Zacharias Lorenz)所提倡的关键期的概念。敏感期的问题在现今的脑科学界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脑科学领域,敏感期一般被称为“关键期”,英语称为“Critical peroid”,“关键期”的含义在于这个时期非常重要且具备决定性,即“在那个时期一旦必须体验的经验或学习等没有预先做,则无法达到健全发展”这种重要且决定性的关键时期。

书中对人类三阶段发展的神经回路进行比对,分别是婴幼儿期至幼儿期前期,从幼儿期后期到儿童期中期,儿童期后期至青春期。通过这三个阶段大脑各部分的发育说明了儿童各个敏感期发生的根据。

一般而言,神经回路形成是从大脑后方区域往大脑前方区域前进发展。

大脑后方区域负责:感觉系统、认知系统、记忆系统。由枕叶(视觉功能)、顶叶、颞叶(基础感觉系统、信息整合、空间感知)组成。

大脑前方区域负责:思考系统、沟通传递系统、情感系统、自我控制系统等,主要由额叶(基础动作系统、行为的策划、注意力判断)组成。

第一阶段为后方区域的神经回路形成期,第二阶段为后方区域的神经回路充实期,也成为前方区域的神经回路形成的准备期,第三阶段是前方区域的神经回路形成期。

熟悉蒙氏理念的妈妈是不是发现正好对应上了蒙氏敏感期的排列,蒙氏幼儿教育一般分为0-3岁阶段和3-6岁阶段,恰好是神经回路形成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蒙氏各个年龄的活动与敏感期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从脑科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在神经回路的重点发展时期(即敏感期)来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促使大脑对应的部位更好得发展。

二、蒙特梭利倡导的各种活动怎样帮助大脑的发育?

这本书读起来有种读paper的感觉,各种脑科学的专用名词,众多学者和论文的索引,首先大脑的区域被划分为一下各个部分:中央沟、额页、颞叶、顶叶、额叶联合区、顶叶联合区、颞叶联合区、小脑、外侧沟。人体的各种行为运动都是由大脑中相对应区域负责。

蒙氏教育中强调的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将果汁倒入杯子、用扫把扫地,擦玻璃等家务,对于进行这些有目的的行为而言,孩子必须知道自己和操作对象的空间关系,执行这类行为的判断由脑部顶叶的后部负责,额叶后部的运动区负责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和顶叶有密切连接关系的额叶联合区负责抽象方面思考、判断、决策,并且预测结果,额叶联合区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是与智力、性格、精神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总之,锻炼孩子做家务这样的行为不仅只是使用肌肉来活动身体、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也是在全面锻炼大脑的发育。

三、语言敏感期的双语环境给大脑带来什么影响,什么时候开始学外语?

心理学家杰奎林·约翰逊发表过一篇有关蒙特梭利语言敏感期的研究报告,研究表明,以中国和韩国移民到美国的46位移民为研究对象,调查当初移民来时的年龄和获得第二语言英文法文的关系。研究调查结果显示,3—7岁移民到美国的人,和在当地出生、成长的人,也就是和母语者相比,文法的获得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11—15岁左右移民的人,与母语者相比,文法的获得就比较差,17岁以后才移民的人,文法获得能力就更低了。

然后另一位很牛的神经科学家卡尔·金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扫描这些高大上的方法观察幼儿双语养育儿童和10岁左右开始学习外语的儿童的大脑,发现这两个群体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使用的大脑区域是不同的,简单说,双语养育儿童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使用的大脑部分和使用母语用到的大脑部分是重叠的,由一个语言系统运用两种语言,但10岁左右开始学习外语的儿童,大脑在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时的活动部分是分离的,可以说又启用了其他的语言系统。

书中提到7岁之前是获得第二语言的敏感期,当然,7岁并不是双语的绝对年龄,但是,7岁之后,要成为双语者会更加困难。

四、让孩子在敏感期活动中享受成就感和幸福感,家长该怎么做?

1.慢慢地示范,不强求

就算是为了让孩子顺应各个阶段的敏感期环境,家长和老师也并不能给予“这样做,那样做,这样不行……”等指示,而是应该呈现教具的使用,接触的方法,激发孩子亲自动手做的积极性。

有耐心地将动作拆解开,示范给孩子看,同时有意识地观察孩子表现出感兴趣的动作或是稍为困难的动作,以大人做的速度约8倍慢的速度来慢慢示范,最后,“你要不要自己也做做看呢?”这样的邀请也会有相当的帮助。但是决心做不做还是由孩子自己判断,没有强制的必要,如果孩子当下不感兴趣,就可以说“等下次再做做看吧”,把教具、用具收拾好,归还原位即可。

2.无法专注是因为兴趣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必须不忘记快感

孩子感兴趣,然后自由选择,才是孩子活动专注的原动力。当孩子状态专注时,心中的好奇心、钻研精神才被激发。顺利完成工作,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得到完成任务后的满足感、成就感甚至是幸福感。

在这种“专注现象”的一连串程序中,孩子的大脑内正在大量分泌“多巴胺”,它是一种精神传导物质,会激活快感神经“A10神经”,A10神经是“自我奖励系统”的神经,让脑部活化,让孩子产生有趣、心情愉快、满足、幸福等快乐的感觉,变得更加积极、热情地探索世界。

书中还有许多细节的内容,今天先摘抄整理这些了。

相关文章

  • 7岁以前学外语、跟着多巴胺看世界,宝宝的小脑袋原来是在这样转!日

    蒙特梭利教育在幼儿教育领域内备受推崇,最近朋友谢总从台湾帮忙买来一本由台湾吴敏玲女士翻译,日本神经心理学家永江诚司...

  • 2020-11-30

    宝宝超喜欢这个折纸。 这个是对牛弹琴。宝宝最近在跟着妈妈学玩魔方,爸爸也跟着学,宝宝已经学会转一面了,爸爸还不会。...

  • 脑袋大的人真的聪明吗

    常常听人讲这宝宝脑袋真大,长大肯定很聪明。脑袋小的小朋友就会很郁闷,认为自己脑袋小不聪明。 其实不是的,在动物世界...

  • 脑袋在转

    我老是觉得没有钱,好像人都没有那么幸福了!是我要求太多了吗,是我活的太势力了吗,我不想和人家比生活,我觉得自己不是...

  • 育儿宝典(语言脑)

    宝宝什么时候学外语最好? 1.孩子学外语不怕早,你不用担心学了英语,他中文就说不好了。学外语,“早”比“晚”好。当...

  • 《影响力》听书收获

    《影响力》一书早有耳闻,尤其在了解了行为经济学之后,更是觉得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以前的经济学都假设人人都是理性...

  • 宝宝自学英语那些事儿

    今天拿我们家孩子为例,来聊聊和小宝宝学外语有关的话题。 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越早接触外语越好”这样的说法,我曾经也...

  • 2019-01-08

    我为什么学习外语。我学外语学的不好,当然也很痛苦。可是我为什么还继续学,以前是没办法,迷茫不知所措。在我面临人生重...

  • 相信宝宝

    在刚生过宝宝时,我曾想跟着老师学朗诵课,但当时顾虑宝宝太小,后来在18年老师又教了两期,但都觉得宝宝小而没有上课,...

  • / 高中合集

    / 学习 学地理在横看世界学历史在纵看世界学政治在深看世界学物理在大看世界学化学在小看世界学语文、英语在俯看世界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岁以前学外语、跟着多巴胺看世界,宝宝的小脑袋原来是在这样转!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eb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