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道与仁义:《道德经》十八章

大道与仁义:《道德经》十八章

作者: 王道明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16:56 被阅读0次
大道废,安有仁义;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 ,安有正臣  。

【译文】大道废除了,哪还有仁爱正义?六亲间纠纷不和,哪还有孝敬慈爱?邦国昏乱无道,哪还有正直的大臣?

……

说起“仁义、道德”你最先联想到的是什么?

可能有的人联想到的是:仁者爱人,浩气长存的正人君子。

有的人联想到的可能却是: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现实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很多人对于大力宣扬的仁义道德表示怀疑,觉得是假大空。另一方面在自己为人处事,以及和身边人的交流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称赞一个我们认可的人说:“这人挺仁义!”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仁,近似于仁慈有爱心的意思。义,近似于诚信有担当的意思。这些品质当然是人类所共同承认的优良品质,值得宣扬。

那“仁义道德”令人反感的一面是怎么出现的呢?

还是一个字“假”。

这就是表面和内容的关系了。


道德是用来规范自己的!

道德是用来规范自己的!

道德是用来规范自己的!

所以道德的存在更大的作用是 让群体当中的个体更多地有自我完善的意识。进而呢,也有相互之间的监督和促进。但这种监督和促进,永远都只能是软性的。

因为道德就是软性的,他用柔软的力量让人们向美好的方向发展自己。如果用强硬的手段,要求人们达到某个道德标准,那么这种强硬的要求本身就不美好,又谈何引导美好的道德呢?

就像在公交车上,老人因为年轻人没给自己让座,就扇年轻人耳光。用暴虐的心态去要求别人道德,这本身不很可笑吗?

所以道德,就应该让他润物无声地存在,不要把美好社会的希望都压在道德身上。

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监督才是美好社会的“大道”!

因为,公共权利才是用来约束全体的。

所以社会管理的“大道”,主要还是靠公平公正的管理!

特权的存在和潜规则的盛行会极大地损害社会的正向形象。使得原来践行仁义道德的正人君子,感到迷茫,进而发生转化。



相关文章

  • 有正有邪——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21)

    道德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仁义嘛,...

  • 每周三经史子集/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大道废弃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实际上,在老子看来,社会不是在发展,...

  • 共学《道德经》第18天

    共学《道德经》第18天2022年3月5日 第十八章大道仁义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18:见果识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之解字 大道...

  • 道德标签化是一种危险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道德经•第十八章》 ...

  • 18-1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出自《道德经》第十八章,意思是说:大道失去了作用,因为仁义就会四处涌现。 老周是一个家族企业的老板...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读《道德经》第十八天

    《道德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偽;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 大道废弃...

  •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原 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①;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 昏乱,有忠臣。 ...

  • 大道废,有仁义……学会看事物本质。

    《道德经》十八章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十九章原文:...

  • 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智惠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道与仁义:《道德经》十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jz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