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言 九

作者: 洛北河刘泽清 | 来源:发表于2022-03-01 08:28 被阅读0次

      莫言与《新华字典》

    莫言在童年辍学那一段时间里,孩子们都去上学,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山上放牛、放羊,及其孤独。

    他没有意识地要通过《新华字典》来学习认字、学习文化。在这样一种排遣寂寞的阅读中,他确实学会了不少字。

    他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到的。这本书打发了他很多寂寞的时光,伴他度过了那一段自己认为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莫言与《聊斋志异

    莫言的床头上永远放着一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百看不厌。

    他说,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地读一些经典,因为经典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经过了时间淘汰,它能够流传下来,毕竟有它的道理。

    《聊斋志异》就是他最喜欢的经典。

    他欣赏蒲松龄把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都变成他小说创作的动力。

    莫言认为,蒲松龄的伟大之处,就是他没有沉溺于这种平凡的感情之中,他把这种感情进行了升华,他把他的个人生活跟广大民众的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把个人生活融入广大的社会生活当中去,把个人的感受升华成能够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的普遍的感情。

    莫言说:“我在写《生死疲劳》的时候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向祖师爷爷蒲松龄先生致敬的。”

    因此有人认为,莫言就是现代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发现奇怪的文学现象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作家的创作,都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

    莫言发现,在文学创作中,有时候有一种很奇怪的文学现象。

    那就是作家本身的局限性反而成就了小说的丰富性。

    他以蒲松龄和曹雪芹为例讲述这个观点。

    蒲松龄无疑是一个大才子,由于种种原因,多次科考都不如所愿,这样反倒让他发现了科考制度的问题,他在批判这种制度的同时,又希望自己能有中举荣耀的一天。如果他顺利的中了举人或者状元,就不会有《聊斋志异》这本旷世之作了。

    曹雪芹没有对封建社会进行深刻批判的鲜明观点,是因为他对过去他亲身经历过的封建大家庭的荣华富贵,还有深深的眷恋。同时封建大家庭的这种复兴也是寄予了希望。

    莫言觉得正是这种暧昧的态度,这种局限性,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多义性,从而使得《红楼梦》变成了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所以莫言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思想的不彻底性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也许会给文学作品赋予一些更丰富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走进莫言 九

    莫言与《新华字典》 莫言在童年辍学那一段时间里,孩子们都去上学,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山上放牛、放羊,及...

  • 走进莫言 三

    莫言论“潇洒” 莫言说的潇洒,只是相对的潇洒。 他说李白年轻的时候一点也不潇洒,因为他那时想当...

  • 走进莫言 四

    莫言说“笑” 莫言说: “人生一世,谁也不能不笑。” 古人的笑: 程咬金大笑三声而死、曹...

  • 走进莫言 七

    莫言与余华 莫言出生在农村,二十岁以前生活在农村,读过小学五年级,以后参军、提干,最后成了作家。 ...

  • 走进莫言 十一

    挽救头发的失败 莫言也曾经有一头的秀发,三十岁以后开始掉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顶成了不毛之地,光溜溜...

  • 走进莫言 五

    莫言讲小说的三要素 有人问莫言: “小说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答曰: 人物、细节、语言。 ...

  • 走进莫言 十

    莫言的爱好 莫言小时候学过几天“写仿”,就是在字帖上盖上一张透明的白纸,然后用笔墨将字描写下来。...

  • 走进莫言 十二

    喜欢穿格子衬衣 如果不是网友发现,莫言还不知道自己喜欢穿格子衬衣。 他翻看衣柜里的衣服,的确有...

  • 走进莫言 十三

    平凡与平庸 平凡是汉语词语,通常为形容词;代表品质不高傲,不崇高;简单的能力和普通的价值等意思。...

  • 走进莫言 六

    莫言的偏爱 莫言说他偏爱长篇小说,一点不假,他所著的长篇小说有多少? 《红高粱》、《红高粱家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莫言 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kd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