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言 七

作者: 洛北河刘泽清 | 来源:发表于2022-02-11 15:26 被阅读0次

                莫言与余华

        莫言出生在农村,二十岁以前生活在农村,读过小学五年级,以后参军、提干,最后成了作家。

        当兵两年后就开始发表作品,近30年出版了10多部长篇小说,100多篇中篇小说。

        莫言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他故事里的主人翁是他的父母兄弟姊妹,是他们村里的人,村里的山山水水,牛马鸡群,还有他自己。这些即是故事里的主角,也是故事的听众。

        故事越讲越多,越讲越生动,越讲越感人,最后终于也感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专家,在获奖感言中,他说得最多的是他的母亲,是他的父老乡亲,在他看来,这个奖项应该属于他们。

        余华出生在一个外科医生家庭,经常看到父亲从手术室出来时,白大褂上总是沾满了血渍,手中还提着一桶桶血肉模糊的东西。

        在他的儿童时期的记忆里,大多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死离别,常常听到的是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的悲痛的哭泣。

        中学毕业以后他成了一位牙医,当他拔了上万颗牙齿以后,他也开始学习写作,最后也成了作家。

        他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找来一本《人民文学》了解研究标点符号的运用,大概看了2页,就开始了创作。

        经过一次次退稿的打击和考验之后,他成功了。在一首美国民谣《老黑奴》的启发下,他创作了小说《活着》,这本只有12万字的书,让他赚了1550万的版税收入!他走上了世界名作家的神坛。

        莫言和余华终于都成了揣有同样梦想的人们仰慕的偶像。其中有多少执着的坚持,多少顽强的拼搏,经受过多少次打击,常人是无法想象到的,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莫言曾经与余华同居一室,进行着同学的岁月,“逐渐对这个“诡异的灵魂”有所了解。”

        从此,他们成了文坛上的一对好朋友。他们的友谊始于鲁迅文学院的上下铺。他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余华体现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气概,趁回浙江老家探亲的时机,将莫言被几家文学社退稿的《酒国》书稿装了半箱子,带到浙江找《江南》杂志社。《江南》不敢发,他又将书稿背会北京。

        莫言能有余华这样的朋友,应该会感到很欣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莫言 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oq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