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间值得读书简友广场
苏轼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苏轼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作者: 若亦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16:21 被阅读0次

    苏轼年轻的时候写过的《思治论》简直就是王安石改革的精神同道,但他最终走向了旧党阵营,成为北宋改革的大力反对者。那么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苏轼思想上的自相矛盾又是如何协调的。

    指尖印

    苏轼的文章有个特点:单独来看,都是酣畅淋漓、无懈可击的好文章,但如果百十篇看下来,就经常能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要从“人情”这个话题谈起。

    苏轼的父亲苏洵有一篇名文《辨奸论》,如果不是伪作的话,那么它的问世就标志着苏家和王安石彻底撕破了脸。

    事实上,即便《辨奸论》真的像某些学者怀疑的那样,是南宋人的伪作,但文章的观点绝对可以体现“三苏”父子和王安石之间在性格和价值观上的一道鸿沟,这道鸿沟就是“人情”。

    《辨奸论》批判的“奸”,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近人情”。文章列举了春秋时代齐桓公身边很著名的三个人物:自阉的竖刁,杀掉亲生儿子的易牙,抛家舍业的开方。

    为了服务齐桓公,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人间大爱”,在苏洵看来,必然藏着大奸大恶的图谋。《辨奸论》最核心的一句话是:“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指尖印

    王安石就是当时最出名的不近人情的人,明明收入不低,偏偏爱穿破衣烂衫,脸都不洗。看来他刻意要给人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太全心全意为国为民了,连衣服都顾不上换,脸都顾不上洗。

    今天我们也许还能理解王安石的做派,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要么就是从小没能养成卫生习惯。

    但北宋是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儒家又很讲究衣食住行的各种规范,宋朝知识分子看不惯王安石也就不难理解了。

    今天我们给历史复盘,用上帝视角看问题,当然不否认王安石是一代伟人,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他确实不近人情。所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在做制度设计的时候,没能把人之常情考虑充分。

    指尖印

    当然,在个人生活上,王安石也不大会交朋友。愿意亲近他的,通常不是另类分子,就是别有用心的人。

    苏轼刚好相反。我们从他最出名的那几首诗词里,会觉得他是一个飘飘欲仙,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其实他很接地气,很通人情世故。在苏轼身上,体现出宋代士大夫最经典的关系攻略。

    今天我们觉得建立人脉,先要向对方提供帮助,至少先要应承一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找我。”但苏轼不同,他会主动请求别人帮忙,所请求的通常都是些对自己很重要,但对别人来说并不很麻烦的事情。

    谁会愿意拒绝这样一个既可亲可爱,又才华横溢的明日之星呢?苏轼请过司马光为母亲写墓志铭,还向司马光提过亲,想把表侄女嫁给司马光的儿子。

    指尖印

    所以我们不难想见,在王安石眼里,苏轼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带着纵横家的习气,既没立场,又能钻营,过于近人情了,说是奸险小人并不为过,而在苏轼眼里,不近人情即是奸,何况这个奸人本来就不被大家喜欢,还公开难为过自己兄弟。

    即便苏轼和王安石都有锐意改革的决心,即便王安石能欣赏苏轼的《思治论》,苏轼也能欣赏王安石写给宋仁宗的万言书,彼此也无法相容。

    事实上,就在熙宁变法开始的时候,宋神宗本着爱才的心,希望王安石可以接纳苏轼,但王安石的态度是:就算我愿意,苏轼也不会愿意,因为苏轼一定舍不得抛开自己经营多年的朋友圈。

    指尖印

    熙宁二年(1069年),变法伊始,苏轼上了一封万言书。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发表政见。在这份万言书里,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政治态度,苦口婆心地劝说宋神宗及早放弃王安石主义。在反对变法的所有意见当中,这封《上神宗皇帝书》系统性最强,对“新法”的打击面最广,而且举证有力,逻辑清晰,让人很难反驳。

    这封万言书,内容实在太丰富,我先选一个重点来谈。

    首先从纲领上说,苏轼的意见总共只有九个字:“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这种正确的废话放在任何时代说都不会有错,但放在熙宁二年来说,其实很有针对性,因为王安石的新法正在迅速败坏着人心、风俗和纪纲。

    指尖印

    苏轼是个很重实际的人,在他看来,“新法”到底好不好,对不对,也许还可以存疑,说不定真理真的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王安石一个人是对的,天下人都是错的。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法”的推行已经犯了众怒,而搞政治是不该犯众怒的。

    苏轼举了《左传》里的一个例子:郑国执政官子孔想搞集权,议定法令要求大家遵守。看到反对的声浪很大,子孔准备严格执法,杀光反对派,但郑国大夫子产拦住他,说正确的做法是把法令烧掉。

    子孔当然不同意,说:“制定法令是为了安定国家,如果因为大家不满意就烧了它,这不就等于大家一起来执政吗?国家还不乱套了?”

    子产接下来回答的话后来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众怒难犯,”犯众怒的事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指尖印

    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犯了众怒还能成功的先例。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么商鞅变法算是一个。但苏轼继续分析:商鞅变法虽然成功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但代价是不但招致天下人的怨恨,也败坏了秦国的人心。

    结果秦国虽然取得天下,但没多久就败亡了。至于商鞅本人,不但作法自毙,死得很惨,而且秦国人对他没有任何同情。苏轼在这里给出一句结论:“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

    这段内容,特别能够代表苏轼的价值取向,那就是高度的实用主义。

    所以,王安石说苏轼学术“不正”,是纵横家习气,说的倒也没错。如果是“正”的儒家,一定会只论是非,不计成败,虽千万人吾往矣。纵横家却会从成败得失的角度来考虑手段,只要人心所向,事情能成,哪怕手段不正当也没关系。

    苏轼之所以如此看重人心所向,是因为以古代的管理水平,一来不能主导舆论走向,二来镇压叛乱的成本太高。

    指尖印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留意,那就是苏轼在这里把商鞅变法当作了一个反面案例,但你应该记得,上一讲谈到《思治论》,商鞅变法明明就是正面典范。两篇文章时隔六年,苏轼的观点已经变化这么大了吗?

    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还写过一篇《论商鞅》,彻底把商鞅打倒,说所谓商鞅变法导致国富民强,这是战国游士的邪说诡论,司马迁误信了这些话,写进《史记》,后人又误信了司马迁。

    我们读苏轼的文章,经常会发现他的观点变来变去,莫衷一是,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看法真的变了,还是因为他写文章的时候会为了证明论点而不择手段。想来两种情况都有,但到底哪一篇文章属于哪种情况,这就很难说了。

    喜欢苏轼的人会给苏轼找理由,比如清代学者浦起龙,他从苏轼的一篇文章里找到论据,说苏轼的写作属于“相时立说”,并不是自相矛盾:宋仁宗是个宽厚温和的人,所以苏轼在仁宗朝的立论就会偏于决绝果断;宋神宗是个决绝果断的人,所以苏轼在神宗朝的立论就会偏于宽厚温和。(《古文眉诠》)

    指尖印

    讨厌苏轼的人当然不会这么看,比如朱熹,他说苏轼和王安石的学术虽然都“不正”,但王安石至少品行好,苏轼却是个没品的人。假如苏轼年轻的时候受到重用,很可能比王安石更能祸乱天下。苏轼也有过理财、用兵方面的论述,只因为后来看到王安石理财也失败,用兵也失败,这才把观点改了。(《朱子语类》卷130)

    今天看来,浦起龙的话未必全对,朱熹的话也未必全错。至少可以确认的是,苏轼有着活络的性格。而王安石有个著名的绰号“拗相公”,形容他性格固执,只要认定了一条道,就能一路走到黑,谁都劝不动他。

    指尖印

    宋神宗其实和王安石一样固执。苏轼在写万言书的时候,应该想不到宋神宗真的可以力排众议。

    宋朝的政治可以称为开明专制,虽然政治体制上的集权程度高于唐朝,但历任皇帝都还算温和,还有一条“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祖宗家法,所以士大夫的生存环境空前宽松,意见也会受到充分的重视。

    所以从常理和先例来看,既然苏轼站在绝对多数的一派,大家齐心协力反对王安石,大概率上会让王安石下台,毕竟这也算是“众怒难犯”。只是当时谁都想不到宋神宗的变法决心可以坚定到前无古人的地步。

    指尖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tm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