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何也?书为人所撰,其中真假疏漏难免,或故意为之,或因喜好性情有所取舍,难免有所不实之处。故尽信书不如无书!同一件事从影响出发,可以说成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也可以说成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重庆和谈等,还有一系列协议,总是将其意义,影响,而如果没有这些协议,这些是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只不过没有这些条约外国侵略者有些面子上挂不住罢了!换言之谢谢条约压根没啥意义,只是被一些文人给扩大了!
再者书者始于经历,经于思考,外加梳理,兼怀高受而后成文!纵观尽古今书册,不能结合现实,不过一书呆子腐儒罢了!
生活是座巨大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里包含无尽的奥义!关键在于你能否读懂它!
人活着就是使自己活着更像一个人,明白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切书籍的终极奥义!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朱熹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数的先贤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哪怕你理解的在透彻,学的再全,最终如果没有身体力行,用于社会,那么你学到的仍然很浅薄!
从书本上学习东西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末端的读书方式!从无声处去读书才是最好的读书方法!
学习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比如观察力,思考力,洞察力,分析力等!例如读人!
一本书,一本小说就是一个人的故事的片段,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是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呢?在书本上学习知识仅仅流于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思考,而在现实中寻找那些有趣的、有特色、深刻的人,去倾听他们的故事,与之交流你将学到更多的东西,读懂他们眼神中的沧桑,读懂他们不发一言后默默的一声叹息背后的真实意义,这时候你再回过头来去读书,你会发现很多你读不懂的地方,理解不了的地方都能理解了!
尽管我们不曾关注,但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现实中的一座桥,一辆车,一个广告其制造的过程,利用的原理,使用的方法都是极其深奥高深的!
当然如果我们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那么在现实中见到某一类项,我们便不会止于其表面夸耀其华美,漂亮,雄壮,而是会明确的指出某一点是前人所未曾做过的,或某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技术,或哪里是一项创新,我们更多的会赞赏那些设计者的智慧,而不是止于类项的外观、形状、功能!
一座城市的高度不在于它的建筑多么雄伟,占地多么广,而在于它背后的底蕴,它的文化,它所经历的时代,风雨,以及在这里所生活过的,产生的名流与其的邂逅,以及其中的故事,这些沉淀下来就是底蕴!这才是我们应该尊崇的!
而我们从无声处读书,所要读的就是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能弥补我们的无知,浅薄,自大,从而对前人产生敬仰,郑重,而不是浅薄的去评判事物!
从无声处读书是比较难的!因为他不是拿着一本书一夜一夜的读,而是需要你不断的观察、分析、思考,品味,更多的是感悟。虽然很难,但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知道社会缺什么,为其添砖加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