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文脉、习箴智库、领创系列七 王风华读心识人抚育(上·个性) 第02篇
叛逆,通常是指孩子出现对立或异常行为。表面看起来,孩子的叛逆行为都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其实,叛逆的实质和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17989/b4c1a612a77882b2.jpg)
一、叛逆程度
叛逆的根源是自我和安全感缺失,自我和安全感缺失的程度决定着叛逆的深浅程度。自我,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安全感,源于婴儿时期得到的宠爱。
自我、安全感和人际关系,皆与“爱”直接相关,皆取决于爱的品质,缺爱就意味着缺爱心。按照深浅程度划分,叛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孩子一般属于后两种。
1、深度叛逆、叛命运
本质: 叛逆自己的命运,即背运而行,走向命运的反面。而不是看起来像是的顺绵羊。
导源: 安全感没有建立,丢失了自我。
现象(表现): 依恋物或人,贪恋钱权色利情。寄生,被活着,笑向“餐主”(寄生的宿主),成为物化人、逆受态,失去未来。遇到挫折时,变得冷漠、自闭、自我伤害。
疗愈方法: 此为深层次叛逆,需从婴幼儿时期的人际关系创伤开始疗愈,修补亲子关系,重新建立具有高度安全感和独立自我的人际关系,穿越物性和异性,活出命性。
2、中度叛逆、叛自我
本质: 自我不完整,自我叛逆,自我矛盾,自己跟自己对抗,而不是主要针对别人或某件事。
导源: 具有安全需求和自我意识,但安全感不足,自我薄弱,缺少自主精神和灵魂。心理结构不健全,自我认知有偏差。
现象(表现): 精神失落。肉体想懒、护短、挺险。情体叛逆,包括六分篡恋(篡夺生命支配权而迷恋外物)、三分探暗(探索生命生活暗区)、一分献电(奉献生命能源)。
慧体点线面思维,分不清是非、正偏、近远、真假、善恶、美丑等,没有导航功能。肉体、情体、慧体不一致,相互矛盾,身心不和,情商缺失,智商下降。
内在常纠结,生活理不顺。遇挫时,不知道该抗争还是该妥协,该怎么抗争怎么妥协,或趋向躁狂、暴力,或趋于自闭、孤僻。
疗愈方法: 需从未成年时期的人际关系创伤开始疗愈,健全和发展情商,完善和强大自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解和方法链。
3、初期叛逆、叛父母他人
本质: 为了争取自主权、独立性和自我价值,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之中,走向自我独立的过渡性反应,是自我认知形成过程中的正常和必然表现。
导源: 心理结构较完整,身心基本一致,有安全感和自我意识,但安全感不强,自主权没有受到尊重,遇到了挑战,自我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缺少自信和信任。
现象(表现): 肉体、情体、慧体之间容易出现个别矛盾,产生抵抗性、破坏性、攻击性、对立性情绪、思想或行为。
疗愈方法: 根源在家长,不是疗愈孩子,而是疗愈家长。核心是保障孩子的生命权、自主权,遵守孩子的生命程序和成长规律,包括生理、心理、命理、伦理、哲理等公理。
二、叛逆抚育
对于初期或中度叛逆的孩子来说,主要从肉体、情体和慧体之间相互矛盾的角度进行抚育。在保障正常心态的前提下,按照孩子的性格类型,采取不同的抚育方式。
1、基本心态
先要理解和接受叛逆孩子和孩子叛逆。深度叛逆需请导师干预,中度叛逆需请老师指导,初期叛逆需要家长归正。
“听话”和“高分”,决不是评价孩子的根本标准。敢于否定老师的孩子才是真才子,巧于否定父母的孩子才是真孝子,惯于否定古人的孩子才是真学子,善于否定经验的孩子才是真天子。
2、中向型孩子
中向型孩子的叛逆一般不易觉察,常常表现为心理上疏远、对人挑剔、生活厌倦等。先要检视自己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欺骗,然后坦诚的承认自己的不足。
核心是言传身教,既要做得好,又要说得好,信息提供要全面,尤其要保护好孩子的社交特质。不可对孩子强制或发脾气,期望孩子行动上服从你,态度上接受你。
3、内向型孩子
内向型孩子出现冷淡、生闷气、易激惹、不愿交流等异常行为,其实是向内的,而不是对外的,是自我纠结、自我斗争、自我否定、自我伤害,是自我释放却不会释放。
核心是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接纳和理解的。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建议,还要保持耐心,尤其要保护好孩子的善良特质(本性)。
4、外向型孩子
出现冲突、发脾气、大吵大闹、顶撞等行为,其实是外向型孩子形成未来特质和领导力的过程,不可过度打压。而是要尝试降低冲突,减少消耗,尤其要保护好孩子的领导力特质和潜能。
核心是引导孩子为团队或他人担起责任。学会向孩子求助,也会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叛逆代表一种强大的能量,引导恰当,可转化为正能量。
总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叛逆,或是哪一种类型孩子的叛逆,皆源于过去亲子关系缺失,又决定着未来亲子关系、社会人际关系及双方命运,决不可轻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