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给自己买了一辆新车作为生日礼物。31岁,就为了这辆车打了一场官司。
行驶证上的车牌与车架号不符是验车时发现的,当时验车场的工作人员打开机器盖,问的第一句话是:“这辆车是你的吗?”我被问得有点儿发懵:“什么?怎么会不是我的?这是我去年新买的车呀。”
原来我的车上牌时,与另外一辆一模一样的车搞混了,车牌号、车架号满拧。就是我的车牌号是那辆车的,那辆车的车牌号是我的,但是车架号又是正确的。
去了车管所,车管所说这种情况改不了行驶证,只能换车,这样就成了一个死结。无奈之下,只能去找卖车行。
因为买车时,卖车行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就是保险、车牌都是卖车行上的,而且他们还收了500元的服务费。上错车牌这件事明显就是他们的错。
我去找卖车行,跟他们说明了情况。他们找到了那辆车的车主,还给了我他的联系方式。但卖车行让我们自己解决,轻描淡写地说,换车不就行了嘛。
我说这明明就是你们的责任,怎么能让我们自己解决呢。更何况,都开了一年,车况不一样,怎么可能换车呢。
卖车行开始推诿,说让我先回家。我不同意,我要求他们必须当天给我开具一份证明,证明上要写明车牌是他们车行代上的。
他们不同意写,我要求见他们的老板。他们说老板生病了。我说生病也要解决,要不今天我不回家了,就在公司等着他出现。
最终,老板出现了,一边挂着吊瓶一边跟我打着官腔,还给我上演苦情戏。他看我是一个小姑娘,以为几句好话就可以把我糊弄走,可我当时头脑清晰,必须让他们出这份说明,而且还要盖上公章。
老板看我态度坚决,在下班前按照我的要求开具了证明,这份证明也成了最后打赢官司的主要证据。
随后,我就联系了另外那个车主,他当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我把情况跟他说明之后,他也没太当回事。
我们见了面,我也看到了他的车。他的车改装了,开了个天窗,他说改装费他花了两万多。所以,换车这件事就更不可能了。
我们只能去找卖车行理论,要求他们把车辆收回去,然后退钱。车行不同意,说车开了一年,不可能收回,最后只能走上了打官司这条路。
我找了一家律师行,说了基本情况,律师说可以代理,律师费是5000元。5000元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但我想都没想就签了代理协议。
签协议前,我跟那个车主说让他跟我一起打这个官司。因为本就是两辆车同时发生的问题,我们就像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如果两个人一起告的话,会更有力度,赢得可能性就会大,但那个车主舍不得花5000元打官司。
我只好作罢,但我告诉他,如果打不赢这场官司,他和我的车一样,永远都不可能年检,甚至不能正常上路开车。
我开始准备资料,好在当时买车的所有的资料我都留着,销售合同、保险、服务费等等,加上车行出具的代办证明。我拥有一整套完整的证据链,对于打赢这场官司志在必得。
开庭前,那个车主终于想通了,他交了5000元律师费之后,也准备跟我一起起诉卖车行。
开庭那天,电视台法制节目组过来作新闻报道,后来这场官司还上了《北京青年报》。因为把两辆车搞混的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法庭陈述时,我陈述了自己的心情,刚刚买的新车就遭遇此情况,请法庭理解我们的心情,而且所有的证据充足,说明搞错的责任完全在于卖车行。
第一次开庭之后不久,主法官还特意实地走访,来家里看了看车辆的情况,并且要求在下一次开庭之前车就不能再上路了。
第二次开庭,法院就宣布我们胜诉了,判决结果就是把车退还给卖车行,卖车行把买车的全款退还给我们。
官司虽然打赢了,但真的要拿到钱也没那么容易,卖车行开始抵赖。
到了法院指定退款的日期,给卖车行打了电话,卖车行说让我和另一个车主先把车开过去。我们听信了他们的话,开着车就去了卖车行。
但到了卖车行之后,他们开始耍赖了。他们要求我们把车先放在他们的停车场,然后等他们把车卖了再把钱还给我们。我们不同意,他们还找人威胁我们,甚至想把我们扣留在公司不让我们走。
我看出了他们的阴谋,趁着他们不注意,和那个车主逃脱了。
又过了一个月,时间早已超过了他们付款的日期,我们只好申请了强制执行。
等了一段时间之后,法院通知了我们具体日期,约我们直接到银行见面。
卖车行一方、车主一方,双方在法院人员的见证下,卖车行终于把钱退还到了我们的银行卡上,车还给了卖车行。
整整煎熬了一年的官司终于落下了帷幕,心里头压的一块儿大石头也落了地,买车的钱一分没少的退还给了我。
打了一场官司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遇事不怕不惊,只要证据充足,就不怕打不赢官司。
现在想想这件事,我都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的勇气。从打官司开始,全是我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没有家里人帮我,没有任何人帮我,只有我一个人。
面对卖车行的压力,作为弱势群体的个人,我也没有任何的退缩,就算他们威胁我,甚至想打我,扣押我,我都没有害怕,而且还机智地逃脱了。
我甚至比那个男车主都勇敢,他一直想妥协,但我顶住了压力。我告诉他,如果我打不赢这场官司,他的车也别想再开了,只有和我一起战斗,才能赢得这场官司。
当时只有31岁的我,竟然独自一人打赢了这场官司。要是搁现在,我都不一定这样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