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很多人觉得很罗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占据着我们的视野,我们再也慢不下心来看长文章了,很多长文的阅读量都是寥寥无几,更有甚者在下面评论:“太长,不看”。不看就不看呗,还评论,我真是服了。不可否认,很多长文章对读者的耐心是一种消耗,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想,这不是更加磨练你的耐心么?你连看一篇好的长文章都没有耐心的话,很难信任你在其他方面就有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完的可能性。
有些人反驳说长文章其实讲的就是一个观点而已,作者完全可以用较小的篇幅达到同样的目的,为什么没事找事把它扩充到这么长?这可能跟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有关,你向领导汇报你办的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厌其烦长篇累牍没有重点地描述你的成果,领导估计得烦死,对你的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工作中讲究的是效率,领导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抓住重点,把众多信息汇集成一句话说出来,简明扼要可能是领导喜欢的方式。这种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被我们迁移到写文章上面的时候,就出现了认识的偏差。
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于我而言,我不是作家,也不大可能成为作家,我完全没有必要写文章啊,别人告诉我要多写多写我就是不听,因为我找不到充分的理由去做啊。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现在我的认识是:如果这件事存在肯定有其道理,而且还很多人这样做那就更有好处了,即使我还不清楚具体什么好处,那先动起来,我自己来体验带给我的进步,跟紧前面的人的脚步,争取不被拉下。这种懒惰和固执让我白白错过了几十年的光阴而不去动笔。
其实也是到了最近我才明白,我写文章发出来除了给别人看,与人分享我的所读所思,更多的是写给自己。写文章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整理自己的思路,把过去的乱糟糟的认识理顺了,在写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纠正自己的偏见和认知错误。有时候你懂了很多道理是没用的,你所谓的懂只是浮于表面,只是对这个道理有个印象而已,听过忘之。一到你要动笔的时候,你才发现好像什么堵住了,写不下去了,原因就在于你的思路是不通的,没有自己的清醒认识都不属于你自己的,你没有形成自己的逻辑。蓦然回首,那些道理都白听了,当然写文章只是理顺了自己的思路,要转为己有还要靠实践,也就是行动,此处按下不表。
所以,我为什么要把一句话写成一篇千字文,我要挖掘这句话的深层次的意义,我要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记录下来,我要通过逻辑分析,和我的感悟我的经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这句话的印象。人们总是有感而发,而感从哪里来,从你每天做的事情中来啊,不断行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验证我们听来的道理,你要做了才知道是否真的有道理,才能真的算懂了这个道理,写文章就是把它们记录下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把时间当作朋友》其实就讲了一句话:一切都靠积累。而《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则讲了如何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总结自己的概念和方法论。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但老师却把它写成了一本书。那我们是否就不用看书了,反正老师说总结起来只是一句话,记住一句话就得到了精髓,呵呵。你不去看书你懂老师为什么说一切都靠积累,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整个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是什么?你懂老师总结了什么方法论和概念,知道老师是怎样得到这种总结的模板的么?
其实,哪有仅仅就一句话的事啊!于我们自己而言,对于这种输出,我们还是需要老老实实地把思路完整地写下来。难道你没发现,我整篇文章就讲了一句话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