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章要放在老子当时那个时代去理解,不然释意出来就很奇怪。“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里的第一点要放在现代来解读,肯定会认为写这话的是不是有毛病。
首先这不尚贤,这难道是不重视人才吗?其实在老子时代,各诸侯经常发生摩擦,被网罗的人才、贤士主要作用不是来稳定一方水土,更多的是作为推进领土资源(和谐)的资本。不好说哪方是正义的,那这些出谋划策推进纷争的人,在道家看来,其实就是助纣为虐的人。如果少一些这样的人,平民的生活就稳定些。
贤的这个标准本来就难定,主观性极强,是只对自己人贤,还是对所有人都贤,没有绝对化标准。而且贤者不一定是能者,所谓“贤者在名,能者在职”,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时候老子(对君候)讲的不尚贤的道理,其重点在于说,不特别标榜某一个“贤”标准,大家都按自然的趋势发展;反之,则必然弄虚作假,大家都去争着朝那个标准去做(模式化,可复制化)。 就像现在的评职称、评级别、评奖的情况一样。
“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是说类似金银珠宝这类稀缺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是被过分炒作出来的(像不像现在很多东西,原本价格亲民,后来有人进行炒作赋予了它可能都不存在的价值,从而导致价格虚高)。不把它炒作为珍贵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得到它成为盗贼。这话其实是对当时奢糜之风的批评,表达出生活方式还是极简的好。
“不见可欲”,不是不让看,而是别炫耀、别得瑟。其实这句话就是紧接着“不贵难得之物”,炫富的后果除了找来羡慕之外更多的可能是仇富,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平民潦倒,有点权势之人却到处炫富,这样就会导致很大的隐患。
说到这,刚刚刷到某视频,有人晒出93年老公月薪八万的工资单,结果导致她老公被单位调查停职了(原本有配图的,和谐了)。
因此,圣人的治Li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让百姓强身健体,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投机倒把),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生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就不需要去治Li了(太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