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作者: 沙土石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11:49 被阅读0次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很可能还需要花很多的金钱。最重要的即使你有时间和金钱,精力也是有限的。对于大部分需要从事一项全职工作来谋生的中产而言,可以用来旅行的时间往往也是固定的,每年家庭开支计划中可用在旅行上的金钱也是有限的。考虑到这些限制,怎样分配时间在读书和旅行上最能让人身心最受裨益呢?

    对于我来讲,身心裨益的来源是看到了从没有见过的地貌和风景,目睹了迥然不同的生活风貌,品尝到了不同的饮食,见识了不同的待客礼仪,看到穿戴不同的人们,领略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城市乡村布局,或者是看到了长相肤色体格不同的各族人等。简而言之,所谓身心裨益的事物就是让我的头脑,身心,和感官接受新鲜健康刺激的任何体验。据心理学家们研究,新鲜事物之所以对身心有裨益是因为,新的东西和平常所见不同,不同即是有变化。正是有变化,你不会觉得几十年如一日,而是一日如几十年般,时间走得慢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成年人觉得少儿时期时间过得慢,成人后时间就如白驹过隙,十年一眨眼就没了,因为少儿时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生命更充实,所以觉得时间放慢了。成人想要延长生命的体验,就必须像成长期的少年,让自己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当然也包括读好书新书,和到新的地方旅游。

    但是问题来了,所有这些新的信息,除了食物你必须品尝之后才能亲身领会到,以上所提的这些对身心有所裨益的其它任何事物都可有通过书籍或其它媒体如声音和影像获得。有了互联网和手机和电脑,你只要动动手指,顷刻间就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只要知道地名,旅游目的地的照片就可以马上调出成千上万,那个地方的名吃也马上可以搜出来。想知道那个地方的历史,也只要搜索一下,也可以得到。历史悠久的地方,你还可以找到纪录片,或者更棒,可以找到以该地为背景的历史故事为脚本的电影或电视。或者如果你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你还可以搜索由史学家们著述的书籍,在旅行前花些时间研究该目的地的经济政治历史从而更深地理解当地现代的人文风貌。如果你欣赏某个画家,如法国的莫奈或Paul Cézanne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你可以用你的双眼看到和画作一模一样的风景。同样地,你如果喜欢欧洲的古典音乐,也可以追随某位你喜爱的音乐家的足迹,寻访他、她当年生活,创作和演出的地方做一次穿越时间之旅。

    哈,我忘了,即使是食物,如果你生活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只要花些心思,想吃到正宗的异地异国风味的食品也不是做不到的。我生活的地方,不出两百步路,就可找到十几家不同国家风味的饭店,中国,日本,泰国,越南,墨西哥,黎巴嫩,印度,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巴西,意大利等。勤快,爱做饭的人,上YouTube看看,各种美食都有达人教你怎么做,各族各国的食材大部分也可以采购到,大可轮流着亲自制作世界各地的美食。

    如果你不爱下厨,也只需留意你所在城市的意大利,希腊,爱尔兰等等各族裔社区组织的庆祝节日,哪里你一边看着人群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演奏着他们的民族音乐,表演着他们的民族节目,周围还有他们摆着的民族小吃大吃。你还可借此学习到,哦,原来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长得差不多,不是所有的外国人说话总是动用全身上包括眉毛眼睛,手臂,躯干。只有地中海一带的欧洲人包括意大利人才那样的。我最先能区别的欧洲人是意大利。他们大多个子并太不高,姓名也有意大利特色。这是因为我初到美国时租住在小意大利。秋季八九月份开学季正是意大利裔庆祝小意大利节为期三天的活动里体会得来的。

    读万卷书(现代应该包括以上提到的各种媒体,不单单是书),读好了,所有的信息,所有你想了解的远方,诗歌,和浪漫,不出家门,也许不花一分钱(鉴于现在很多咨讯都是免费的),都可得到。通过行万里路,你可以逐一验证这些信息,但是不要希冀行万里路或者旅行能帮助你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我的体会是行万里路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读万卷书是必需的,行万里路可以为书中所学做验证,让你对学来的知识认识更加深刻。当然,如果你喜欢变化,旅行可以让你暂时抛开日常,避开干扰,崭新的环境也有助你转换视角和看法。从这个层面来讲,读万卷书不能完全代替行万里路。下面我举两个小小的例子。

    就从最近的例子说起吧,其实旅行不一定要到远方,近处,离家不远的地方,就可以让你退回千年时光。上周末,某个社交网络有人组织圣村附近可以追溯到大约一千年前一个叫Kahokia 的原印第安人部落的原聚居地--prehistoric mounds. Prehistoric 直接翻译是“史前”的意思,可是上网一查,遗址上的部落在1200 年左右消逝,比中国的唐代还要晚几百年,怎么能叫史前呢?出发前很是疑惑。到了地点,有个圆形的博物馆,里边陈列着一些展示这个印第安部落当年的生活状态的物品,他们是过着狩猎采集的原始生活,他们对于自己的历史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流传下来,考古学家是通过挖掘出来的文物来推断这个原始部落的社会状态的。这大概是称Kahokia 部落为史前部落的原因吧。即使是史前,博物馆里成列的一些铜器制作已经非常精美,精美的程度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和中国殷商时期的青铜器有些类似,当然里边没有大鼎那样规模的铜器,铸造鼎那样的铜器,估计在技术上要求更高。领队的向导曾经是该博物馆的义务工,对博物馆外的土墩如数家珍,土墩有大有小,小的如果没有标识,你根本不会和文物联系起来,即使是比较大的土墩,看上去也只是不太起眼的比较高的有规则的墩而已。上面长满修剪过的青草,和寻常的草地没太大不同。只是因为这些墩多了,明显不是这个江边冲击平原的自然产物,而是人工形成的。据说最早发现这个土墩群的人是美国的国父之一托马斯.杰斐逊。向导解释不同形状的土墩功能不同,长方形的有着平坦顶面一般用来盖居住的房子,馒头形的是族群用来埋葬死者的,山脊形的用来储存粮食的。两小时的徒步参观看到的只是大大小小的土墩,没有向导的讲解,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最后回到博物馆,仔细看文物展示,看电影后才对这个居住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印第安部落曾经的辉煌。电影落幕后的玻璃墙显示的是考古学家们模仿建造的古部落的村庄,圆形的房屋顶上盖的是茅草。边上有在打玉米的妇女,有奔跑的少年。原始的文明往往都在大河边上上有道理的,土地肥沃,并且河流有利于运输,有运输,就有贸易,有贸易,就有市场和城镇。博物馆里还有一世界文明的时间图。难怪,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古中华文明的诞生都和河流密不可分。

    另外一个是我六月份的土耳其之行。出行之前,我事先没有查阅过有土耳其的任何资历;所以我的头脑关于土耳其的图像基本空白。我只是若有若无地知道土耳其和和唐宋时期经常骚扰边境的突厥人有关。

    生活中接触到过不少土耳其同学同事。知道他们的口音大致相同,可长相很不同,有些偏中亚人,有些更像欧洲人,一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这也不足为奇的。因为忙碌,订机票前并没有时间去规划行程。所以只到安卡拉的必尔肯大学参加会议。想着这是第一次土耳其之行,它的首都该有足够新鲜的事物让我的大脑,心,和眼耳口鼻舌回到少年时的状态,因为一切都是新的。到了安卡拉,机场里空空的,大学派来接机的司机迟迟不见,心理不免着急。忍不住问旁边站着的一位土耳其青年,他很热情地用他的手机帮我搜到毕尔肯大学系里的秘书,从秘书那里找到司机的电话,并打电话给那位司机。这位青年是来接他生活在美国堪萨斯回土的兄弟的。他很贴心地告诉我,不用着急,保证不会丢下不管我的。他的兄弟一家到了,因为堪萨斯离圣村近,大家寒暄了几句圣村前几天棒球队夺冠的新闻,不久接我的司机终于现身了。机场热心的青年让我对土耳其这个国家添了几分好感。

    大学坐落在郊区,司机不会英语,一路沉默,我的眼睛贪婪地望着窗外。安卡拉多山,气候比较干燥,大学在城市的西南角,楼都不高,只有离大学不远处有几所高楼。学校安排参会人员住在教工宿舍。宿舍周围全是杉树。后来毕尔肯的同事告诉我们,这些树是栽种的。毕尔肯的学生毕业前有种树的任务。因为我提前到,第二天准备去银行换些当地的货币。银行门口有两只懒洋洋的小猫,银行里的女生个个打扮得体,按中国的标准,都是美女。里边有一位会简单英语的女士,换汇需要我填写父亲的名字(成年后去银行还是头一次被要求提供父亲的名字),当然还有护照。没有父亲的名字,没法登入系统,办事的女士解释道。这个是不是与土耳其的穆斯林传统有关?有了钱,再去看看当地的超市,商业区里的超市和美国的超市没有任何不同,这包括里边购物的人,肤色各异,有些像欧洲人,有些更接近阿拉伯人,有些像中亚或者蒙古人。当地土产的黄橙橙的杏很便宜,还有品种极其丰富的乳产品。要说和美国超市有差别的只是这里的顾客都说同一种语言,土耳其语。

    另外一个很突兀的景象是市区到处可见Mustafa的雕像。不细看,觉得和中国大学校园里前国家领导人的雕塑的作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形象高大让人肃然起敬。土耳其接待客人的热情和我们中国北方人有得一比,让你如沐春风,宾至如归。期间有人询问起这雕像,土耳其同事(百分之八九十在美国拿的学位在美国工作过)简单地介绍了土耳其的历史包括立国不久后创立的用来凝聚各族人民的统一语言和文字。一位来土前仔细做过调研的同事提起了土耳其的猫。哈,这就对了,商学院的大楼前,学校的餐厅,还有我昨天在银行门前所见的嗮太阳的懒猫。安卡拉的一重要景观是野猫咪到处自由游荡。可见土耳其多猫这样的信息不用出门也可以得到。果然,网上一狗,就找到了这样的信息。第三影响深刻的是土耳其餐馆的餐后红茶,由同样马鞍形的玻璃杯乘着,不用问,餐后服务生即刻免费奉上。

    会议结束后,主办方把我们驱车四五个小时到土耳其旅行者必到的cappadocia,一个以火山石林景观著称的地区观光。该地区历史悠久地貌独特。当地居民几千年来凿岩而居。向导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地下城,和千家岩石教堂,地下城和教堂均由由中世纪时躲避宗教迫害的天主教和尚,尼姑们所造。这些教堂和地下城也是凿岩而成。 回程中,队伍还在一个以手工制作陶器为名的小镇。Cappadocia 峡谷下面红河里有着大量可以用来制作陶器的土。

    本来想在安卡拉多看两天,诚如土耳其朋友所言,到土耳其必需到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可看的不多。可是我的机票是在网上订好,改行程很麻烦。既然这样,cappadocia 回来,干脆在校园里转转,有空在网络上恶补一下有关土耳其及其前生奥斯曼帝国。就这样看了十来个小时的记录片,我对中亚的历史和现状从零升级到了幼儿园的水平。因为游牧名族对历史的文字记载不多,想多了解估计还得翻史书才能从幼儿园升到小学水平,这个留作以后的学习目标之一吧。

    土耳其初行的教训是,为了行万里路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行前的功课还是必须要做的。读万卷书可以让万里路之行的目的更清晰,体验更深刻。

    现在很多对消费主义进行反思的人主张减少物欲,将金钱花在生活体验上(experiences). 这里的生活体验很多人又把它简单地解释为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国的风俗文化等;一言概之,把experience解释为``行万里路“,又降级成旅游。殊不知,后工业化的社会里,旅游是经济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对全国的GDP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降低物质消费,转向旅游 只是从消费主义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而已,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消费主义的实质。物质消费也好旅游体验也好,只要不盲目,不贪多,不攀比,又何尝不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的表像呢?但如果你没钱也没闲,也不要气馁,通过读书,学习新的技能 (包括简单的修理),照样可以开阔你的视野,丰富你的生活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ez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