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
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与梁羽生一个办公桌。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1973年春,金庸应台湾地方政府之邀前往台湾,并与蒋经国见面会谈。
文革结束后,金庸在1981年与1984年来到大陆访问,并先后在北京与邓小平和胡耀邦会谈。
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宣告成立,任基本法政治体制起草小组的港方负责人兼经济体制起草小组成员。
1989年金庸去基本法草委、咨委职务,结束了从政生涯。同年在《明报》创办三十年庆祝茶会上宣布卸下社长职务,只担任集团董事长。
1993年两会期间赴北京访问,并获江泽民接见。同年4月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更将明报集团售予于品海,宣布全面退休。
1994年金庸返乡参加嘉兴一中90周年校庆并于嘉兴高专兴建“金庸图书馆”。图书馆落成后再斥资1400万在西湖兴建“云松书舍”,供个人藏书、写作和与文友交往雅集之用。
1996年秋当“云松书舍”落成后,金庸改变初衷,毅然捐出斥巨资兴建的书舍,现已成为杭州的新旅游景点,内藏金庸作品及手迹陈列室等。
2005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2011年,国立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院士。
2018年,10月31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
网友评论